宋代莲瓣式银碗
在美丽的西湖边,有一座江洋畈公园。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是,每年春天,那里盛开着的1.8万平方米的虞美人很是震撼。但关于江洋畈公园的来历,恐怕只有老杭州人才懂:这里是1999年开始的西湖疏浚的淤泥所堆积出来的。沉睡在淤泥里数百年的种子纷纷发芽,江洋畈也随即成为了植物的天堂。
而在淤泥之中,不仅有着数百年的种子,更埋藏着历朝历代的各式文物。建国之后,西湖的数次大疏浚,都挖掘出了不少遗落在淤泥中的文物。
吴越国时期铜“金龙”
这些出水文物,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迄清代,时间跨度很大。较为珍贵的有五代吴越国投龙简、元昏烂钞印等。
投龙简,是当时遇天旱或洪涝,吴越国王钱氏祈求“天助”举行“投龙”典礼时投入湖中的银牌,银牌上刻有祭文,一般一年投一次,多时两次。西湖疏浚所出土的吴越投龙银简共计四枚,包括钱镠63岁、66岁,钱弘俶45岁,还有一枚没有刻上名字。西湖中还出土过铜制的“金龙”,也是与“投龙”典礼有关的遗物。
吴越国时期投龙银简
1958年疏浚西湖时,还发现一枚为“昏烂钞” 铜印。长15.5 厘米,宽5厘米,厚1厘米;钮高7厘米,宽3.5—4厘米,印上一边有“江东道宣慰使司”,另一边有“至元二十五年三月造”文字。
元代昏烂钞
元朝统治者为搜刮钱财,公私收付,悉用楮币,民间禁用金银,必须赴官库调换楮币,才能使用,楮币分交钞、中统元宝钞、至元包钞三种。《元典章》户部昏钞:“江南镇店,买卖辏集,每倒昏钞,直须远赴立库处倒换,不惟钞法涩滞,或被盗失,事于民不便”。
“昏烂钞”,指破烂、模糊的纸质钞票(当时称“交子”“会子”)。昏烂钞印是指纸币之昏烂或向官库调换,官方在昏钞上盖上昏烂钞印,即算作废。元代滥发纸钞,并在人口众多、贸易频繁的大都市设置“烧钞库”,专职焚烧、销毁昏烂破钞。西湖里出土的“昏烂钞印”,可证实那时候杭州也设有这样的“烧钞库”。
西湖里出土的铜钱
2000年西湖疏浚的过程中,在其淤泥排放口发现有铜钱。杭州市文物考古所闻讯后,对其进行了清理。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此次共清理出土1027 枚古钱币:从西汉“五铢”,唐代“开元通宝”,到宋代“元丰通宝”“绍兴通宝”,明代“洪武通宝”直至清末的“光绪通宝”,西湖活脱脱成了一个“中国古钱币通史陈列馆”。
虽说出土古钱币几乎包含所有时代,可有些时代的钱币特别多。比如,唐代铜钱有103枚,且有102枚为“开元通宝”。许多人都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年号是开元。实际上,这个“开元通宝”的开元跟李隆基的那个开元根本不是一回事。
“开元通宝”钱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在钱币流通领域确立了新的金属货币制度,已经不带称量货币价值,只作为纯粹的价值尺度投入流通,开后世“两以下十进位”衡法之始,不再以重量为名称,改称“宝”或“通宝”“元宝”等。又铸“乾元”“大历”“建中”等年号钱。钱文用八分书,即隶书,结束了前朝的篆体。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轮廓深峻,文字精美,面文“元”字第二笔左挑,背初铸无纹饰,稍后有“月”纹。此次出土的“开元通宝”中有35枚背有“月”纹,且“元”字第二笔左挑与上述一致。
也许是某个文人墨客在吟哦青山秀水时一个小小的马虎,也许是辛劳的农人在湖边劳作时的一个粗心大意的疏忽……就这样,一枚枚小小的铜钱,齐聚湖底,一起默默地见证着时间的风云变化,城市的悲欢离合。
长久浸淫于西湖风月,对西湖自然有些不一般的感情。每每路过西湖边,总会不禁想起那句话,“保护西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原文载于《湖畔寻古》中《旧绢可点新妆颜·西湖疏浚出土文物》,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