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杭州运河综保中心丨【运河史话】运河揽胜,那些与“水”有关的胜地
发布时间:2020-07-03 16:18:04

京杭大运河在杭州境内全长约52 公里,由北向南贯穿了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区,贯通联结了众多市区河道。

运河交通孕育了杭州城市,水运带动了经济文化,水网灌输了市井街巷,使杭州成为历史和文化的东南名郡。

▲吴雄 摄

早在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乘着航船沿大运河一路到达杭州,从内心发出了赞叹:

啊,这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河流是杭州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长廊、博物馆与百科全书。

沿线人文悠久,古迹甚多,旧时曾有“湖墅八景",后又有“湖墅新四景”,如同镶嵌在古运河两岸的粒粒明珠,不胜枚举。

除了上述旧八景、新四景之外,尚有不少胜地,且多为池、潭、井等与水泽有关者。

华家池

蝶花 摄

华家池在城东,毗邻东河。民国时,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坐落于华家池畔,后独立为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杭州四校合并,原校址成为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华家池素有“小西湖”之称。相传当年一位华姓太师,位高权重,当朝时跑马圈地,于庆春门外圈了数顷地。告老回乡后,深爱此地风泉秀丽,土地肥沃,遂撕毁合约,将佃户逐走,在菜地上大兴土木,建起太师府,雕梁画栋,极尽奢华。

太师府新成,恰是华太师60岁寿诞。是日,太师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忽有一条巨龙在太师府的后院穿地而出,这地方顿时变成一口池塘,方圆数十亩。华太师和一班官绅逃脱不及,溺死其中。佃户又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在这池塘旁边安家落户,耕田种地,植树栽花,华家池又日渐美丽。

清水潭

林云龙 摄

西溪水西流而来,经过里万物桥时转个弯,形成一个宽阔的水塘,再经古新河东流入大运河,这水塘就是清水潭。

清水潭又名“碧沼",始名于宋。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碧沼水也,在湖州市左、八廊庙巷,池广三亩,水清甘,人多汲引,有匾曰‘碧沼’。”据明《西湖游览志》卷二二记载:“碧沼在湖墅西”,“俗称清水潭”。 宋代古刹接待寺就坐落在清水潭旁。

相传接待寺内有一对雌雄大钟,雄钟悬挂寺内,雌钟晋献给京城皇宫。这对钟极通灵性,悬挂寺内的雄钟一响,京城的雌钟也响了起来。于是皇帝下令,将雄钟也送往皇宫。不料在搬运中,雄钟滚入清水潭,再也不见踪影。民间传说每当清风明风之夜,偶尔还会听到有钟声从清水潭底传来。

今清水潭址绝大部分已被杭州链条总厂填没建房,小部分属古新河道。古新河疏浚时,清水潭前后被打通,和古新河连为一体。清水潭已不复当年风采,然而饮运河水长大的杭州人,心中永远留恋着当年清水潭的清洌。

寒潭雁影

(珠儿潭)

卖鱼桥畔的珠儿潭巷一带,昔日多池塘沼泽,中有一潭,长阔不过6尺,不用顿跳,水珠便时时上涌,汩汩不绝。这便是远近闻名的珠儿潭。

据《湖墅小志》卷四载:“珠儿潭近贾家弄,其地多池沼园林之胜。咸丰年间,余戚凌燕庭大令誉官江苏江浦县,归买范姓屋居家丁此。珠儿潭在其屋中,潭横直不过五六尺,珠儿从水底涌起,刻刻不绝,亦奇观也。”民国《浙江新闻·杭州通》版载:“‘寒潭雁影’即于此,潭旁有假小山一座,潭以石板砌成,呈长方形。天旱时,河江干涸而潭水澄清不涸。每值下雨,潭底涌上无数如珠珠粒,甚是好看,故名珠儿潭。”史料记,兵燹(指太平军于咸丰十年入杭)后园废,地屈官家,开作永济坊。

珠儿潭之水碧绿,潭旁遍植垂杨,柳下卧石,石边筑亭。每到深秋时分,柳叶纷纷飘落,天地顿觉空旷,大雁从空中掠过,每每在此留下倩影,有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在此题匾曰“寒潭雁影”,成为旧湖墅一景。据高鹏年《湖墅小志》卷四所载: “永康应宝时、钱塘丁丙皆凌氏婿也。以大令为旧地主,即在珠儿潭对潭盖数椽屋宇,奉太令及其兄咏栗主合而祀之,有额曰‘寒潭雁行’。”又,据应宝时《射雕山馆笔记》,凌燕庭为其外舅,而凌燕庭之兄达夫“生两女,均归钱塘丁氏”,高氏所记恐有误。

据当地居民回忆,珠儿潭在1982年前基本保持清代原状,潭底尚能涌出水珠。20世纪80年代初,附近建房,打夯影响水脉,水珠从潭底涌出的奇观再也看不到了。

来源:杭州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