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中国热”席卷欧洲;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新的“国潮”在文化自信中走向世界。
日前,一年一度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正式公布,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海市蜃楼:17至20世纪中国外销装饰艺术展”荣获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这个奖的份量有多重?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作为全国博物馆陈列的最高奖项,以其专业性、权威性,被誉为文博界的“奥斯卡奖”。
而且,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得奖已经不是第一回了。
在2012年和2017年,工美馆两个展览——“钱塘匠心·天工集粹——杭州工艺美术精品陈列”、“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展”,分别获得第十届以及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此次“海市蜃楼”是第三次入围终评,荣获优胜奖。
为什么一家2009年成立的年轻博物馆频频得奖?如何让“展览”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杭报专访杭州工艺美术馆策展部主任许潇笑;素衣、素颜的她,从容优雅,低声慢语,娓娓而谈;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策展解读
如何让展览活起来?有四大“秘籍”
许潇笑总结了本次展览的四大亮点,个个引人入胜。
一是展览选题“新聚焦”。《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使得欧洲人为一个美丽富庶、文化兴盛的崭新世界所倾倒,中西之间直接、大规模的海上贸易使得“中国制造”一度“风靡”欧美,如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牙雕、扇子、伞、银器、纺织品、绘画……因此,“海市蜃楼”将研究与展示对象界定在17至20世纪的清代,希望从跨文化主义的视角,突出物质交流中所独有的“文化想象”的特质。
二是内容设计“新突破”。你认为的中国文化是怎样的?清新雅致?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呢?图,是“钥匙”。展览整合8家国有博物馆与社会藏品204件(组),涵盖瓷器、漆器、牙雕、丝绸织物、金银器皿、通草画与油画以及伞、扇、服装、饰品、摆件等所有外销工艺品类。在展品组团上,不同品类的外销工艺品,在同一类图像下相互组合,如“满大人”“官邸庭院”“文人仕女”“戏曲民俗”“亭台楼阁”“花鸟静物”“家族徽章”“西洋人物”“洛可可花卉”“中西混搭”等,呈现中国工艺品在欧洲引发的“中国热”,及其所投射出的文化重叠、交叉的杂糅状态。
三是形式设计“更入戏”。从“古董商店”到“弧形船舱”,从“中式庭院”的曲径通幽,到“中国房间”的浪漫幻想,客厅、卧室、T台,以橱柜、窗格、匣盒的几何线条装饰串连……本次展览“镜花水月”的沉浸感受和“合理合度”的简洁精致,引领观众在行走中“步步入戏”。
四是展览传播“获共鸣”。展览现场的204件实物展品的展示,辅以《100件藏品中的中国外销装饰艺术》图录,收录高清图片150余幅,论文与解读7万余字,供专业观众细细研读,并推出《10件藏品》系列原创短片在线上传播,首次由策展人、专家、设计师以第一人称视角分享解读。同时,360虚拟展览与204件展品微信导览,支持各类终端的全景浏览与社交分享。同时还举办对公众开放并网络直播的开幕活动等,还实施了观众调查。展期中,接待参观15.8万人次,获社会媒体直接报道85次,持续联动直播平台,实现互联网全媒体推广,在线观看、点击29.9万次。
展陈创新
杭州探索博物馆“策展人”制度
看展览不是一项活动,而更像一次旅行或探险。
进入展览空间,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全新国度,观众通过不同的文物发现和了解不同于以往的认知;策展人就像故事的讲述者,或者电影的导演,运用自己的方式将信息整合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表达展现在观众面前。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博物馆的数量急剧增加;2012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实行策展人制度。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是杭州最早进行“策展人制度”探索课题的博物馆。
如何定义策展人?一位很有名的策展人曾说:“策展人得头脑灵活。有时候是助手,有时候是建议者,有时候是协调员,有时候是发明家。但最要紧的还是对策展的热情和爱———甚至带上一点儿痴迷。”这种“痴迷”,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是通过“人人都是策展人”理念来激发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王英翔说,工美馆现在在探索实践“人人都是策展人”制度,策展部、研究部、哪怕是办公室,只要对策展有热情和爱,都可以向博物馆提交你的选题和计划,选题通过后可以自行选择成员组建团队开始做展览……“目前,馆员提交策展计划非常积极,很多展陈计划都排到2022年了。”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展览是博物馆提供社会服务的立足点。策展人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树立藏以致用的价值导向,使各业务部门围绕策展人形成一致的目标和合力。“杭州将在今年下半年举行博物馆策展人制度的主题研讨会,并将继续探索实践博物馆策展人制度,打开展览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格局,让文物之间的故事、背后的历史,直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参观者愿意走进博物馆并逗留很长时间,真正地让文物活起来。
业内点评
陈浩(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研究馆员)
“展览学术含量非常高,从内容设计上说,以图像角度作为切入点,这是很多策展人所忽略的角度。从冷僻的角度做了宏观的叙事,这种叙事让我们看清了在这个时间段里,中西文化的交流对于中国的影响、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这种宏观叙事的意义重大,它的出发点小,落脚点很大,立意很高。同时,展览从形式设计上来看,设计感也非常强。”
李建毛(湖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研究馆员)
“展览选题与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契合。在浩如烟海的文物中遴选200余件展品,从装饰艺术视角切入,展示17至20世纪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实物与“图像”相互印证,诠释文化碰撞、交融精妙之处,让人印象深刻。展览艺术设计与内容相得益彰,对提升展览氛围,烘托主题,都起到了很好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展品按当时使用场域进行空间组合,达到巫鸿先生提议的“空间美术”效果,释放出来的内涵不仅是每件展品的自带信息,而是组合后空间所包含的时代氛围、时尚。展览制作的细节之处也处理的很到位。”
陈同乐(江苏省美术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
“展览选题以小见大,立意高远,契合宏观的国家政策,又贴近微观的生活视角,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展览。学术视角独辟蹊径,在图像中挖掘故事,研究基础与展览阐释呈现充分,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展览。展览的形式设计尤其值得肯定与赞扬,沉浸式的“戏剧化”空间概念,理念前沿又契合展览内容,用色大胆但尺度合宜,不循规蹈矩却符合专业认知,打破了“千展一面”的瓶颈,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震,是一个让人忍不住叫好的展览。”
黄海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展览在策展过程中就很重视对展览主题和展品的研究,出版了研究性图录,同时收录了多篇文章。展览的形式设计也很出彩,比较好地契合了展览的主题,并且制作精良,让人感觉绚丽多彩,目不暇接。宣传推广工作做得很好,从策划、筹备到布展、开展,宣传攻势一波接一波,让人对展览充满期待,也有了相当的认识,是一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展览。”
白芳(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员)
“展览从图像的角度去解读17至20世纪外销装饰艺术品,探讨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存在着的一种虚实交错、海市蜃楼的杂糅状态。展览文本立意新颖、主题鲜明。展览的空间设计也是一场视觉的对话,与展品内容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达到了图像并置与对话的目的,给予观众独立思考和发挥想象的空间。展览从200件展品、100件图录藏品、10个影像,不同的叙事维度讲述共同的展览主题,使得展览的效果更加鲜活生动,是一个非常成功、出彩的好展览。”
袁宣萍(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展览将工艺、艺术与贸易相结合,展示中国外销工艺的精致华美及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选题契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大众了解外销艺术品这段辉煌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展品丰富、种类齐全、脉络清晰,解说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配合展览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展览设计也花了不少心思,氛围不错。虽然策展团队很年轻,但求知欲强,有创新开拓精神,工作上精益求精,最终效果很好,是一场成功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