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桐庐,作为中药鼻祖桐君老人的故乡,对于医药的前沿发展一直非常关注。
今天(1月11日)上午,在桐庐健康城召开的富春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行业年度报告会暨2019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发布会上,揭晓了去年关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十大进展。
此次共有20个候选项目从推荐申报中脱颖而出,经过专家函审,最终确定2019年的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在现场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借本次发布会,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杭州梧桐树药业有限公司、魏于全院士和桐庐四方签订小分子靶向药物研发转化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式,首批便有5个一类新药研发在此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投入临床将为更大肿瘤重症患者带去希望。
“我们今天签约靶向药物,主要治疗肺癌、肝癌、结肠癌等常见的肿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魏于全表示,和传统的化学药物不一样,靶向药物对细胞的治疗的是有选择性,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更具针对性。除了今年将进入临床试验的5种新药外, 明年还将有5到6种新药进入临床研究,未来将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和更低的药价。
作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发布会永久会址所在地,桐庐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将大健康作为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集中精力做强、做大大健康产业。
2019年5月长三角首个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中国杭州·桐庐(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正式落户桐庐,更是为桐庐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中富春山健康城,作为桐庐健康产业发展主平台,经过近7年深耕,新招引“方回春堂健康产业基地”“桐庐施强互联网医院”“桐庐迪安精准医学实验室”“中欧国际双向生物医药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等健康产业相关项目入驻。
2019年11月,富春山健康城喜迎桐庐·凤栖生命港顺利开园,园区总建筑面积约85000平方米,重点招引医学、生命科技和生物工程等高端项目企业入驻,同时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为高成长型生命科技企业、潜力型新兴企业提供产业加速的公共服务,打造生物科技类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加速”基地。
魏于全院士
为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技术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协同快速发展,富春山健康城更是聘请魏于全院士为桐庐·凤栖生命港首席顾问,为凤栖生命港的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2019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排名不分先后):
1.疫苗管理和产品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2019年我国颁布了全球首部综合性疫苗管理法律——《疫苗管理法》,该法颁布后疫苗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其中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获批上市,对婴幼儿和儿童肺炎的预防有积极意义;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获批上市,该药是首家获批的国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2.国产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
2019年共有3个国产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其中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主要用于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
3.口服胰岛素完成Ⅱ期临床试验
合肥天麦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口服胰岛素采用控释胶囊选材及微粒包裹等技术,攻克了蛋白质口服给药的关键瓶颈。该口服胰岛素于 2019 年在美国完成了IIb期临床试验,正在中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降糖效果良好,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提供了更方便的治疗途径。
4.基因与细胞治疗取得新突破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课题组采用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初步证实了其可行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研发的非病毒载体 CD19 CAR-T 细胞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开展临床试验,用于 CD19 阳性的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是目前国内第一家进入临床试验的非病毒载体制备的 CAR-T 细胞治疗产品。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研发的人源脂肪间充质祖细胞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成为继新的相关指导原则颁布后,国内首个经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并进入临床试验的干细胞制品。
5.我国生物样本库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发布
由生物芯片上海国家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全国20多家单位领域专家制定的我国生物样本库首个国家标准 GB/T 37864于2019年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十年的行业标准实践基础上完成。标准化、高质量生物样本库是国家重大战略资源,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基础工程,对创新性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具有重大价值。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生物样本库建设进入全面标准化时代,并走在国际前列。
6.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研发的抗感染药可利霉素获新药证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与沈阳同联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创新药可利霉素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该药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对菌种进行改造,生产工艺简便,工艺过程更加环保,已在16个国家获得41项专利。
7.新型生物材料实现产业化应用
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脱细胞角膜植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产品用于未累及全层的真菌性角膜溃疡,且经系统用药治疗两周以上无效或临床医生认为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再生硅材料实现产业化应用,该材料是一种能够快速键合、修复骨骼和软组织的再生医学生物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8.艾滋病病毒尿液自检试剂获批上市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型尿液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该产品通过尿液检测 HIV 感染,可由非专业人员自我操作并判读,填补了相关技术空白。
9.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研发成功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在国内多家医院进行多中心研究验证,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达 90% 以上。该成果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
10.我国科学家发现鼻咽癌EB病毒高危亚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通过对来自鼻咽癌高发及低发区的EB病毒进行全测序分析,发现了与鼻咽癌发病风险高度相关的EB病毒亚型。该高危亚型对于研发鼻咽癌预防性疫苗及开展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发表于Nature Gen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