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同饮一江水 共筑深河情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干部风采
发布时间:2020-08-27 22:27:28

光明日报客户端讯

陈志新:奉献在扶贫一线的退休干部

2019年12月16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450位先进个人获表彰,陈志新就是其中之一。他从领导岗位卸任后,又马上扛起了扶贫重担。

2017年,刚从原岗位退休的陈志新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到河源市和平县指导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接到任务后他二话没说提起行李毅然奔赴和平县,踏上了脱贫攻坚的新征程。

在扶贫工作中,陈志新的干劲儿让很多人都自愧不如。“去了100天,每天一早他就叫我一起下村去,用100天把42个村都走遍摸清。我一个40多岁的人都累散架了,他一个60多岁的人一声苦都没喊过。”跟陈志新一同参与扶贫工作的驻县工作组组员巫资香说,每周一至周五,陈志新都会与驻县工作组同志走村串户、巡查督导,陪同帮扶单位进村调研、推进脱贫项目,迅速摸清掌握当地实际状况。

他广聚各界资源助力精准脱贫,成功争取到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和平县的扶贫工作中。

他先行先试,探索建立较大型种植基地,鼓励尝试集体股份制公司化运作,大力推进“公司+农户”等扶贫模式,推进“金融扶贫”在河源率先落地,并鼓励各帮扶单位规划先行,编制农村发展规划,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好基础。

“我们就是要想办法动员百姓特别是贫困户,去激发他们内心的动力。只有把他们内心的动力激发出来,再加上政府的帮助,才能成功脱贫。”陈志新说。

作为一名有着43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志新始终保持着党员本色,从不搞特殊,与扶贫干部一道住员工宿舍、吃土菜。有时进村调研到天黑了,村干部挽留他吃晚饭,他一概婉拒。

3年来,陈志新为扶贫工作殚精竭虑,却很少考虑自己的年龄和身体。“他腰不好,每次跟我下村腰上绑着个热水袋,那种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每次吃饭的时候,他都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些药丸吃下去,后来才知道他有糖尿病,血压也高。”巫资香说。

“为了扶贫事业,我要力所能及地贡献一点力量,况且有工作是一种幸福,奋斗在扶贫路上更是一种幸福。”在陈志新和众多深圳对口帮扶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帮扶力量不断凝聚,深圳市对口帮扶和平县脱贫成效显著,连续三年在深圳市、河源市扶贫考核工作中名列前茅,顺利通过2018年省扶贫成效考核。

陈志新说:“我要永葆共产党人的青春,年龄可以老,但精神、意志不能老,要把自己的光和热发出来,继续为社会和人民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张百松:八年风雨吹不散扶贫热情

“来了河源八年,就想着多做些实事,把扶贫当作事业,把这项伟大的工程当作情怀。”7月的一天,在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市派驻龙川县工作组组长张百松看着一片兴盛的工业园,微陷的眼窝里充满着掩盖不住的欣慰。从2013年6月起,他已经在对口帮扶河源一线奋战八年。

张百松率领对口帮扶龙川的深圳干部们,弘扬特区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感染了不少当地的干部群众。

张百松说,产业扶贫是整个扶贫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难中之难。只有构建产业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才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转向乡村振兴战略。

为带动龙川当地的产业与经济发展,张百松积极推动宝安区内外溢产业重点转移到龙川,形成了以电子电器、空气能、现代建筑工业三大产业为主导、规划总面积30.63平方公里、103家企业入园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还积极组织企业设置公益性岗位108个,在园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300人。

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杨青林副主任对张百松的勤俭吃苦精神十分佩服,“百松来河源八年了,可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看见的,仍然只是八年前看到的那一桌一凳而已。”

在河源龙川扶贫的八年时光里,张百松早已把河源当成了自己的家。

张百松带领驻村干部们白天座谈,抓紧中午和晚上时间,利用农忙间隙走访农户,全面了解帮扶村的情况。不少农户看到忙碌奔波的扶贫干部后感叹:“大城市来的扶贫干部在河源仍然那么努力,好样的。”

“在2016年刚来的时候,这边的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经过我们的产业帮扶过后,如今的村集体收入普遍高达十万元,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张百松感叹。

在龙川县东江西岸,一座崭新的医院在深圳对口帮扶资金支持下如期竣工,原住院大楼被改造为龙川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起县城35万人的十四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任务,填补了县城东江西岸无公立医院的空白,当地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就诊。

除此之外,文化广场、道路硬化等诸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让龙川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扶贫如今对我而言早已不是工作,而是事业,是情怀。”张百松说,在扶贫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的通力合作下,他坚信,河源这个家一定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建设当中。截至2019年底,深圳投入至龙川县的扶贫资金共5.0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453个,有力推动了龙川县的脱贫致富。

刘攸伟:带领乡亲“养”出一条致富路

“到今年年初,我已经完成了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可以返回深圳,可我割舍不下这个村庄,我决心留在村里再干一轮。”2019年初,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珠塘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攸伟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轮对口帮扶工作。

进入珠塘村,不大一会儿就到了干净敞亮的珠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了村民政务、图书借阅、儿童活动、老年人日间照料等多种功能的活动室,已成为珠塘村开展扶贫工作、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活动阵地。

除了线下的党群服务中心,线上的“为村”也是珠塘村“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有力平台。“为村”是腾讯公司为了乡村振兴工作开发的一款微信互动程序,“2016年刚到珠塘村没多久,我就把党务、村务都放到‘为村’平台上。”刘攸伟告诉记者,“有了‘为村’这个平台,我们村又活了起来!”。

村民们可以在平台上了解村里两委的工作情况,还可以在“网上议事厅”投票、发帖,参与直播会议,销售农产品。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力量,珠塘村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农村”的新路子,形成了“党建+扶贫+互联网”的发展经验。

村里“硬化”、“亮化”的喜人变化也通过为村平台传递给了外出的村民们。随着村内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来看看。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递,不断有人带着项目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珠塘村已吸引多个投资过千万的农业项目落户村庄。

三年多来,刘攸伟在珠塘村“跑”出了4个种养合作社,仅牛蛙养殖的总产值就已超过千万。结合该村水产养殖、肉鸡养殖、柚子茶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业扶贫新路,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刘攸伟介绍,珠塘村以“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全村31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吸纳产业资金100余万元,通过这些项目撬动社会资金约2000万元,吸纳大量劳动力,培养村民农技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珠塘村这些良好的产业模式不仅使贫困户家庭通过就近务工增收,还通过土地流转分红、劳动力本地就业增加了全村村民的收益。刘攸伟自豪地介绍说:“2016年帮扶之前,村里的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四千,如今早已翻了倍,达一万多元。”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全媒体记者 严圣禾 通讯员 曾子航、莘祖轩   编辑:管鹏伟
扶贫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