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0-08-15 21:45:00

广州日报讯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见字如晤,尺牍传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优秀大学生个人及群体回信,为广大青年学生指引人生道路、明确前进方向,勉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封封书信,承载着温暖的关怀、真切的心意,传递着殷殷嘱托、深深期许。

“青年者,国之魂也。”近年来,一批批青年前赴后继,“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田间地头,大学生们为农民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城乡基层,有了更多“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的身影;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尤其是战“疫”中的青春力量,一次次刷新了社会对青年的认知,给人期望,令人惊喜。

眼下,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尤为不同寻常。决战脱贫攻坚只争朝夕,决胜全面小康时不我待。挑战前所未有,任务艰巨繁重。年轻人,面临着难得的人生际遇,也肩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在如此关键的历史节点,青年“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影响人生走向、事关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

向何处去?要考虑情怀。连日来,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李莎的事迹在全网流传,感人肺腑。为什么选择去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支教?面对这个问题,她曾回答说:“我觉得我们内心需要一个方向,我们要找到自己心的所属,才能更加坚定地向前走。”内心方向、“心的所属”,在很大程度上指向情怀。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实现什么?还是这两个字——情怀。比如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家国情怀。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到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莫不如此。现实生活中,正是因为家国情怀,才有了深山里的坚守,才有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才有酷暑下的挥汗如雨,才有灾难来袭时的英勇逆行……情怀,一种蕴藏于心的真切情感。坚守、秉持这种情感,才能进一步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被世俗“成功学”报以冷眼和嘲讽时,保持心中的坚定。

向何处去?要考虑成长。陆游在《苦笋》一诗中写道: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这提醒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成为人才。不走出“舒适区”,不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下历练,就难以“强筋壮骨”,就难以应对各种重担的考验。说起基层、西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人们总会想到一个字,苦。在李莎前去支教时,她母亲也提醒,西部条件艰苦。李莎说:“我是大山里面长大的,我会坚持,我会刻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有人说,苦是奋进人生的一种补药,吃苦能补精神、补信念、补品格、补才能。选择吃苦,就是选择收获。沉下去、慢下来,真正耐得住寂寞,必能收获更大成长。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如是说。时过境迁,精神不变。把小我融入大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炼真本领、挑起重担子,一粒粒青春种子,将成长为更美的花朵,讲述更动人的奋斗故事。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夏振彬   编辑:管鹏伟
扶贫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