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讯 绚烂的灯光,磅礴的音乐,欢快的舞蹈……晚上7时,在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忙碌了一天的谢小串仍然准时出现在广场。简单准备之后,她和乡亲们一起给游客献上阿妹戚托舞、篝火舞等表演,“这都是家乡舞蹈,搬出大山非但没丢,还派上用场咧!”
截至2019年底,贵州省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完成。为让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好、有事做,贵州眼下正通过层层督战、成立专班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文章。
稳就业,户户有钱挣
前阵子,省级挂牌督战队来到阿妹戚托小镇走访,发现个别搬迁户仍在家中待业。
“这几户明明有劳动能力,怎么一直窝在家里,还说找不到工作?”当地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员杜永高很清楚,在阿妹戚托小镇,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早已实现。“一调查,原来贫困户享受许多政策扶持,哪怕不工作也能照常生活,时间久了,个别人成了懒汉。”
杜永高立即带着包栋、包组干部以及帮扶责任人,走家串户做思想工作。“好日子还是得靠自己的双手,不能一辈子指望国家。”
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难题,晴隆县在阿妹戚托小镇旁建起了产业园区,从浙江宁波等地引入9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可提供150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通过层层督战与定期走访排查,晴隆县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全力稳定就业,让以岗定搬、以产定搬真正落地,确保户户有钱挣、有活干。
贫困户谢小串想找份工作,但一直没有称心的。好在帮扶干部不定期走访,很快掌握了情况,推荐她到现在的岗位。“小镇办了艺术团,打算招群众演员,每天晚上表演节目。我从小会舞蹈,做这个也顺手。”
今年,谢小串又在小镇的产业园里谋了份工作,步行只有几分钟的距离,每个月到手3000元。“白天上班,晚上跳舞,劳逸结合,可充实咧。我们得趁着年轻,把日子过得再好些,这样才更有奔头。”
补短板,教育提质量
“这所学校刚建成没几年,眼下最缺教师,另外图书馆的图书、书架缺口也不小。”见到罗珍琳时,只见他满头大汗,手机响个不停。
走进望谟县实验高中校园,一栋栋白粉墙、小青瓦、坡面顶的教学楼格外显眼。“每个教室都实现网络教学,多媒体、空调等软硬件设施全部配齐。”作为校长,罗珍琳把所有资源都用在了刀刃上,“我自己没有专门的办公室,电风扇也舍不得买。”
学校紧邻高车、平郎两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为保证教学质量,让搬迁学生安心就学,罗珍琳一直在想办法提升办学水平。在社会力量帮助下,今年望谟县实验高中还建成了录播室,既可直播、录播教学,又能跟宁波的学校搭建双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学校有2800多人、教师195名,按照1∶12.5的师生比例,还有近30名的缺口。”物理、化学教师最是紧缺,罗珍琳已经向县教育局申请。
望谟县教育局局长冉启飞介绍,今年刚招聘的55名教师,超过一半分配给望谟县实验高中。“除了州里帮扶之外,县里还与浙江宁波、余姚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从幼儿园到高中,帮扶学校超过30所,今年仅实验高中就有5名帮扶教师。”
“能帮助孩子打好基础,为他们的未来出份力,是件幸福的事。”看着全校师生那股劲头,宁波帮扶教师唐建福说。
2020年望谟县高考上线率居所在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三。“不少搬迁群众都说,县城盖得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冉启飞说,未来将继续查漏补缺,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强治理,融入新生活
“在阳台抽烟、嗑瓜子,随手扔到楼下”“垃圾总是堆在门口,很少放进垃圾桶”“住户跟物业起口角,相互不对付”……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街道城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郑学森发现,几个月下来,搬迁群众依旧融入困难,“生活习惯、卫生意识还是老一套,上门劝都没效果。”
如何创新社会治理,引导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生活,也是挂牌督战的重要内容。社区干部开会商讨,仅凭群众自身转变还不够,得想办法加以引导规范。
“今年4月,我们决定实行‘红黑榜’,表扬奖励好的做法,不好的则通报,后来担心群众接受不了、怕丢面子,就改成上门传达教育。”郑学森说,事实证明,这招儿立竿见影。
上个月,因为主动维护社区卫生,65岁的梁光荣登上社区“红榜”,还拿到了大米、食用油等奖品。打那之后,梁光荣不仅把自家收拾得干净整齐,晚上遛弯也会帮着捡垃圾。
“我们需要树立榜样,引导、激励大伙儿改变生活习惯,成为合格的新市民。”郑学森每个月都会跟干部入户走访,评选出典型,同时对做得不好的拍照警示、督促改进。
目前,紫云县已完成4862户20213人的搬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紫云县以督促战,持续解决搬迁入住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搬迁群众完成身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