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乔雪峰) “可以说,消费扶贫已经成为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助力。”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郭兰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19年,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4163元,比上年增长7.1%,增速加快2.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增长4.9%,远高于GDP增速。
通过消费扶贫给贫困地区输血固然重要,但减贫脱贫最终还是靠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那么,发改委是如何培育和提升贫困地区造血机能?
对此,郭兰峰表示,第一是通过产业。造血一定要围着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为什么说要有产业呢?因为当地有的老百姓确实有劳动生产能力,有的贫困群众可以走出去,也能走出去,也习惯于走出去,这样就可以依托就业解决问题;有的贫困群众观念还达不到那个程度,他们就不愿意走出去,这就需要改变方式,在这些地方建立企业和打造地方特色优势产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通过劳动致富,并且通过劳动也能改变他们的观念。
第二,教育扶贫。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教育滞后导致的,所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安排教育领域投资时,都向这些地区倾斜,特别是向“三区三州”倾斜。通过教育,一方面帮助他们增强劳动技能,如果一个人没上过学,可能连普通话都不会讲,只会讲当地语言,没有办法和社会接触,或者说他很胆怯,不敢和社会接触,就像我们英语不好的人不敢和外国人讲英语一样;另外通过上学,他们的思想更开阔,有了自信心可以在本地实现就业,当然也可以走出去。更不用说如果考上了大学,可能就进入到另一片天地了,这就是造血的功能。
最后郭兰峰表示,造血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时一事的。比如打造一个产业有时候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一个人的教育也需要达到12年,这些都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特别是致富问题。“因为从目前情况看,按照现行标准今年如期脱贫应该是没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