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浙江缙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让文化惠民利民
发布时间:2020-11-24 22:46:16

光明日报客户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明新风的培育、文化素养的提升犹如一场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需要长期的坚持、全方面的覆盖,以期达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

近年来,丽水市缙云县以文化惠民利民为宗旨,在理论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志愿者服务、文化礼堂建设等方面发力,推动文明实践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推进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千人“宣讲团”助力理论走进千家万户

近日,在笕川书屋内,一场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理论宣讲正在进行。主讲人是“8090”的青年,他们热情洋溢的演讲不断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这是缙云开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进农村系列活动之一。

在缙云,这样的宣讲团一共有11个,来自各行各业的80后90后优秀青年。“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引领,探索创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厚植他们的理论功底,这是近年来推出8090‘缙情说’品牌活动的目的之一。”缙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潜春红说。

理论宣讲进校园、入企业、走农村,打通理论入户“最后一公里”。依托新媒体平台,“缙情说”上架理论政策、扶贫增收、红色缙云、轩辕黄帝等10大宣讲志愿服务菜单,群众可随时随地点单听课和反馈。

缙云推进“十百千”三级队伍建设工程,打造10人“名师宣讲团”、100人“先锋宣讲团”、1000人“基层宣讲团”。截至目前,共招募了1182名青年宣讲员,组建了8090“缙情说”名师团、“缙美人”、“有缙道”、“缙浪强音”等11支“先锋宣讲团”和95支基层团,覆盖全县7大系统18个乡镇(街道)和253个行政村。今年以来,共开展宣讲2375场次,受众超过16万人。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七里乡的“残疾人之家”和“儿童之家”,大家可以一起吃饭,可以做手工、运动、种菜。“儿童之家”的服务对象则是青少年,陪伴阅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剪纸做手工等。

“这两个‘家’都是我们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点,我们尤其关注弱势群体,给他们提供活动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七里乡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缙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多点开花,遍布城乡。各乡镇(街道)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着力打造不同的活动载体。壶镇镇湖川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倾情服务老年人群体;仙都街道在民宿开设“一起悦读”乡村书吧驿站,让书香弥漫乡野;舒洪镇舒洪小学的婺剧活动点演出精彩纷呈……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坚持为民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根本目的,我们就是要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入手,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潜春红表示。

今年4月,缙云县正式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智能管理服务系统平台——“掌上缙云”APP,通过APP让群众“网淘”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项目超过3000个,既有家政、理发等生活互助类服务,也有医疗护理、法律咨询等专业程度较高的志愿服务,甚至还能找到免费使用文化展示平台等阵地类服务。

如今,在缙云,爱心联合会、力邦志愿者联合会、蓝天救援队、爱在蒲公英志愿者联合会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团队如同满天星火,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舞台上熠熠生辉。

188家农村文化礼堂惠及40万群众

在缙云,婺剧深受群众喜爱,婺剧文化根深叶茂。各村的文化礼堂则成了村民们平时演戏、排戏的场所,以及展示婺剧文化的平台。笕川、丹址的文化礼堂内专门开辟了一个房间,用以陈列婺剧演出的各种行头和乐器。

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婺剧文化,从2014年起,缙云县连续6年每年在文化礼堂组织4期“婺剧四季行”培训班,累计培训5000余人,成为婺剧爱好者学习展示的舞台。

缙云县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个文化礼堂都能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记录时代风貌,凸显“一村一品”。除了官店婺剧文化礼堂之外,还有笕川村书香文化礼堂、河阳村金融文化礼堂、三都村灯戏文化礼堂、三溪乡红色文化馆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

自2013年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以来,缙云共建成了农村文化礼堂188家,获评浙江省首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示范县”,2个乡镇获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全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县财政直接投入超2000万元,惠及全县群众40余万人。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通讯员邱一文 刘晓玲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编辑:管鹏伟
扶贫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