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一号文件久久为功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1-02-23 22:31:23

北京青年报讯 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央高度重视“三农”,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内中意蕴不言自明。一者,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14亿人口的大国必须解决“民以食为天”的大命题。二者,中国改革开放始于农村,补上农村发展的短板,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三者,从全面脱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三农”是题中要义。四者,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大市场大流通依然要面对“三农”问题。

聚焦“三农”,破解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久久为功。只有农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的现代化才货真价实,富有内涵。

“十三五”期间,“三农”取得了巨大成就。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破坏了亿万人的经济、健康和粮食安全,使多达1.5亿人口陷入极端贫困。疫情对健康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饥饿问题加剧是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对比之下,中国减贫脱贫成效更为彰显。

“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粮食安全有保障,农民收入在提升,不仅证明了中国多年来以“一号文件”聚焦“三农”的决策正确,也为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筑牢了根基。农业现代化,不单是古代文人想象的田园生活,而是覆盖“三农”的全面现代化。乡愁也好,乡情也罢,都是靠正确决策、产业托底、百业兴旺、收入保障下的幸福生活图景。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乡村振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中国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还只是完成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因此,从“脱贫”到共同富裕还有漫漫长路,稍不留意有些地区甚至会返贫。因此,农村依然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短板。此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也在“三农”。所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须补齐农业农村的短板弱项。当然,激活“三农”活力,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

新时代的“三农”工作,有了新内涵。一方面,后疫情时代的中国,需要培塑更强的新消费模式。线上线下,城里乡间,也需要新的经济循环动力。激活农村消费活力,催化“三农”经济红利,需要新的一号文件支持。另一方面,应对疫情和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三农”也更具韧性,更具基础支撑作用。因此,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对整个国民经济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聚焦“三农”,既是中央重视“三农”工作的体现,也是向“三农”释放的利好,是给广大农民的红利福祉。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标配”。缩小城乡差别,破壁二元围城,让城市、乡村拥有同样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是真正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目标。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敬伟   编辑:管鹏伟
扶贫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