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既“脱单”又脱贫:中国精准扶贫改变农民命运
发布时间:2021-08-01 17:03:04

新华社长沙7月31日电(记者张玉洁)人们也许很难想象,一个在贫困苗寨几乎一无所有的懒汉,用了8年时间不仅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成长为年收入数十万元的致富带头人。中国的精准扶贫带来了这种变化。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33岁的苗族农民龙先兰居住在湖南西部深山里的十八洞村,这里曾是一个极度贫困的苗族山寨。龙先兰是十八洞村130户贫困户之一,但他的情况比多数人更糟。

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妹妹意外身亡,接连打击让龙先兰自暴自弃。十几岁起,他就因为酗酒和好吃懒做“名声在外”。

4月16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龙先兰一家在做早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2013年,“精准扶贫”的理念在十八洞村首次被提出。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从此成为中国脱贫攻坚的地标。

要帮助龙先兰这样的贫困户摆脱贫困并非易事。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中共作出的庄严承诺。

上级派驻十八洞村的扶贫工作队为龙先兰量身定制了脱贫方案,帮他“脱单”,是措施之一。

时任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和他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脱贫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龙秀林说,他希望重拾龙先兰对生活的信心。

龙秀林把龙先兰当亲弟弟,他甚至在春节时带龙先兰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共度节日。这让龙先兰感受到多年未曾有过的温暖。

龙秀林回到十八洞村看望龙先兰一家,手中抱的是龙先兰的女儿龙思恩(2020年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龙秀林帮助龙先兰学习技术,还多次用自己的工资贴补龙先兰。

在龙秀林帮助下,几次“试错”后,龙先兰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产业——养蜂。他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5000元。

帮助龙先兰“脱单”,一直是龙秀林关注的问题。当时,十八洞村有30多名“光棍汉”。

2015年底,龙秀林策划了一场“相亲会”,组织周边村寨适龄单身青年男女到十八洞村一起参加活动。龙先兰在“相亲会”上赢得了邻村姑娘吴满金的芳心。

2016年,十八洞村成为湖南首批“脱贫摘帽”的村庄;次年初,龙先兰、吴满金结婚。

成家后,龙先兰比以前更有干劲。他继续扩大养蜂产业,为蜂蜜注册商标,又牵头成立合作社,向贫困户免费传授技术,带领百余户农民脱贫致富。

龙先兰一年销售蜂蜜收入有40余万元。有了稳定收入,他在县城买了房。

去年3月,龙先兰的女儿出生,取名“思恩”。“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他说。

这是2020年10月25日拍摄的龙先兰一家。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他认为,是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是共产党员帮助了他。“我绝没想到能有今天的日子。”

去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18369元,是2013年的11倍。在今年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十八洞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今年7月1日,中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尽锐出战,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

去年,龙先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自己也成为能帮助别人的共产党员。”他说。

来源:新华社   作者:   编辑:管鹏伟
扶贫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