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讯 金秋九月,走进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喊叫水乡,放眼望去,干净整洁的街坊院落整齐划一,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串起村落,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
“喊叫水乡”,顾名思义常年干旱少雨。过去,生存条件先天不足导致群众生产生活落后,基层治理一度混乱。而今,这里的群众不仅日子富了、环境美了,安全感、幸福感也大大提升了。
实现日子从贫到富、治理由“乱”到“优”的蜕变,“一剂良方”就是“党建引领”。
抓班子、建队伍,把组织威信树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多年前,喊叫水乡、村两级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大部分村“四议两公开”执行不到位,党员管理“纸上空谈”,村级阵地年久失修,党员干部威信不高,群众遇事就上访成为当地的“独特标签”。
为破解乱局,中宁县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作为破题关键,先后将27名政治素质高、法纪意识强的干部选配到喊叫水乡,特别从公安系统选拔了1名作风过硬、处理基层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提升了乡镇领导班子战斗力。
新选配班子一上任,就把化解矛盾、重塑形象作为首要任务,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搁浅”十几年的马塘土地分配工作,树起了乡镇党委、政府的威信。
2011年,周沟村原党支部书记贪腐被判刑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引爆了上访的导火索,全村群众上访不断,发展停滞不前。喊叫水乡党委组织全面摸排物色合适人选,紧急动员退休干部杨生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杨生国不负众望,上任后带领群众发展育肥羊产业,引导村民将心思用在致富上,群众收益不断提升,上访问题逐渐消失。
近年来,为建强村干部队伍,喊叫水乡先后清理撤换不作为、慢作为村干部37人,吸引70余名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进入“两委”班子,将村干部任职补贴由0.8万元提高到现在的6万元左右,村干部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转变了,群众也逐渐形成了“遇事找组织”的好习惯。
从细节入手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将马如平等34名优秀农民吸纳进党员队伍,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双学双强”、冬季轮训、专题辅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能力素质。安排包村干部定期列席村级重大活动,规范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以前的“糊涂账”现在成为“透明账、公开账”,群众对党组织和村干部更加信任了。
如今,喊叫水乡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全部清零,创建三星级以上党组织9个,打造党建示范点3个,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说话有人听了、办事有人跟了”,成为当地群众的“主心骨”。
抓发展、强产业,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由于缺水,喊叫水乡过去“靠天吃饭”“十种九不收”是常态。2018年以前,全乡19个村都是贫困村,低保群众近3000人,占常住人口的20%。
破解“水困”,才能破除贫困。依托宁夏固海扩灌扬水工程和中部干旱带西部供水中宁县喊叫水片区工程,喊叫水乡解决了3.5万人的饮水和25万亩农田灌溉难题,当地几辈人“喝放心水”的梦想成为现实。
喊叫水乡把高效节水、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作为主攻方向,高标准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区3万亩,年种植玉米3.2万亩、小杂粮3.8万亩,养殖肉牛8000头、肉羊13万只,取得了种养互促、节本增效两不误的良好效果。革新传统牛羊养殖模式,由之前的养大出栏转变为育贩结合模式,大幅提高出栏率。2020年全乡牛羊养殖贩运产值3300万元,较2015年翻了3番。
全力培育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金银花、黄花、红葱等特色产业,打造产业扶贫示范村5个,培育典型农业合作社10个,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5000余万元。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万亩辣椒基地、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和枸杞种植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互利共赢产业发展模式,增加固定劳动岗位近100个、临时劳动岗位1000余个,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务工收入3000余万元。
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组织群众参加挖掘机、装载机驾驶、刺绣等各类培训1463人次,培训养殖技术骨干120人,每年转移贫困劳动力4000余人次。2021年,喊叫水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69元,是2012年的2.8倍,昔日的穷乡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抓整治、优人居,让生活环境美起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昔日喊叫水乡的真实写照,优美的人居环境成为当地群众多年的期盼。
为补齐美丽乡村建设短板,喊叫水乡党委全面开展“四清四化一拆除”环境整治行动。在乡村干部和党员带动下,全乡拆除危房危窑1896户,新建、翻建、维修、加固房屋1447户,改造卫生厕所288座,拆除残垣断壁2789处,“脏乱差”的破旧面貌大幅改观。
“以前太穷了,两间烂土房,生活没希望,也没有讲卫生的习惯,垃圾堆哪儿都一样。现在院子宽敞了,我的心也跟着亮堂了。生活习惯要讲究,不然邻居笑话呢!”说起生活的变化,北沿口村村民马希财满脸喜悦。
为了不再让群众蹚泥路,喊叫水乡硬化村组道路282公里,建设生产砂石路105公里,安装路灯3630盏,绿化亮化村道130余公里,家家户户通上了硬化路。在公路两侧、街道巷道、房前屋后开展植绿、插绿、补绿行动,仅今年就栽植树木32万余株,全乡树木从2015年的1万余株增加到现在的58万余株。
喊叫水乡严格落实河长制,投入30万元集中对金鸡沟、长沙河等河沟进行综合治理,组织26名河长每周巡河20次,过去的臭水沟,现在细水长流,正滋养着喊叫水人的致富路。
抓治理、优服务,让村风民风好起来
5年前,喊叫水乡管理混乱,群众来乡政府见门就进、见人就问、见领导就堵。每周一,乡政府基本上围满了上访群众,领导干部的时间和精力大都耗在接访上面。
为解决信访问题,乡党委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创新信访矛盾化解方式,建立综治、信访、维稳、司法“四合一”机制,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到95%以上。坚持疏导结合,广泛开展法治文化进乡村活动,为每个村配备1名法律顾问,引导村民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全乡矛盾纠纷大幅减少,信访件同期下降了60%。
近年来,喊叫水乡借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契机,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全乡19个村设置网格100个,安排乡党委书记担任总网格长,乡包村领导担任片区网格长,包村干部担任网格监督员,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级网格长,“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构建起五级网格管理体系。明确网格员基础信息采集、民生事务服务、安全隐患排查等30项工作职责,分级摸清底数,协同解决问题,网格管理服务既有深度、又有力度、还有温度,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工作格局。
喊叫水乡积极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先后选优培树“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先进模范67人,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带动周边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养成健康向上的淳朴民风。
“我们将以乡村振兴为新起点,带领群众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社会治理有效上持续下功夫,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喊叫水乡党委书记张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