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发布时间:2021-09-14 23:00:17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光明日报讯 一个国家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它的国际声誉和世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随着我国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要求我们塑造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家形象,更好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国家形象的特征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性质、实力、地位和影响的总体外在呈现,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底蕴、现实行为和政策主张在国内外民众心里所产生的总体性评价和综合性印象。

一方面,它是内在特质与外在表征的统一。国家形象在直观上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整体风貌,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外在表征,也是对国家的核心利益、政权机关、政策主张、民族文化、价值诉求等的具体呈现。

另一方面,它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国家形象是一种基于事实的主观价值判断,是对国家意志、国家行为及其对外交往等的判断和印象。一般而言,人们倾向于从价值判断出发来评定一个国家的形象,但这样的判断往往带有主观色彩甚至是偏见,要真实地认识和展现一个国家的形象,必须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确证。

我们所要塑造的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

我们所要塑造的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塑造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这样的大国形象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大党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是基于国家性质和道路选择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国家性质和发展道路决定了国家形象的内在特质,决定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交往行为和价值立场,这是我国国家形象的“基因”和“内容”。我们要向世界说明中国、展现形象,就必须塑造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发展道路和制度优势的大国形象,从而展现新时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所内蕴的独到、独特、独有的形象和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经济方面,我们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创造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政治方面,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在文化方面,我们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倡导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在社会方面,我们坚持不懈保障民生,实施精准扶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生态方面,我们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是基于对外交往和国际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一个国家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贡献和责任。当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举世瞩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中国始终坚持以天下为己任,在变局中开新局,不做观望者,从人类共同的利益出发,勇做行动派,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这个大变局中,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秉持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理念,既不“输出”中国模式,更不干涉别国内政,积极推进全球伙伴关系建设,积极促成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提出并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理念,一以贯之为全球发展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彰显。

三是基于文明传承和文化传播的文明大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中国不仅有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基因,更有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传统。尽管人类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国胸怀世界发展大局、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尽管当今世界各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和矛盾,甚至免不了磕磕碰碰,我国始终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主张求同存异,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坚持在历史发展中引领方向、塑造未来,文明大国形象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路径

国家形象是内在建构和外在呈现的统一。塑造我国国家形象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不断丰富完善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机制。国家形象需要依托媒介得以呈现、推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增强国家形象宣传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主流媒体引领传播方向,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一方面,通过经典影视剧作、形象宣传片向国外推介我国的政治主张、制度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公共外交、国际论坛展现当代中国在推进全球治理和全球合作方面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把塑造大国形象与大党形象结合起来。就中国而言,国家形象与党的形象是内在融通的,党的形象集中反映了国家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我们应该从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历史性成就中展现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发展前景。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通过讲好我们党一以贯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接续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促进我国国家形象的提升。

旗帜鲜明反对抹黑我国国家形象的言行。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向世人呈现的外在特征,它归根到底是由国家的内在特质决定的。在现实中,由于各国所秉持的治国理念和所遵循的发展道路的不同,同一种国家形象往往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认同度。就当代中国而言,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为此,我们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坚决反对抹黑、歪曲、丑化我国国家形象的各种言行,抵制无端诋毁我国国家性质、对外政策的言行,维护我国国家形象。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4日 06版)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辉辉   编辑:管鹏伟
扶贫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