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讯 “对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雪中送炭惟吾愿”,习仲勋同志经常用这两句话来教育子女。雪中送炭,在他人困难危急时施以援手,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备受推崇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融入血脉的优良基因。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多做些“雪中送炭”的实事,把事办到点子上、办到群众心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如冬日暖阳、暗夜烛火,相比于锦上添花的些许惊喜,更让人倍感温暖、动人心弦。“扶贫之花”黄文秀,名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回报家乡,把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乡亲们深切缅怀“她给我们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她用生命换来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山区教育40余年,拖着病体忘我工作,点燃因贫失学山区女孩的人生梦想,孩子们亲切称呼她为“张妈妈”……一次次“雪中送炭”传递着脉脉温情,诉说着人间大爱。对于困难群众来说,“锦上添花”千回,不如“雪中送炭”一次,越是急难愁盼的问题,群众越是关心关切,拿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往往能够起到办好一件事、温暖一大片的效果。
“雪中送炭”源于与民共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群众做“雪中送炭”的实事,源于内心深处对群众的仁爱之心、关爱之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面对面同贫困群众聊家常、算细账,推动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社保兜底、安全饮水、硬化路入户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桩桩“雪中送炭”的惠民实事温暖着困难地区每一个角落,无数困难群众的命运因此得到改变。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既是为群众“雪中送炭”的根本基点,也是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动力源泉。
“雪中送炭”重在为民担当。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民做主,就是要敢于担当,既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职责所系,也是为群众“雪中送炭”的核心所在。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既要看平常时候、顺风顺水时的一贯表现,更要看危急关头、疾风骤雨时的关键抉择,小事易事办得漂亮,不代表大事难事也能办得圆满,特别是为群众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往往多的是难啃的“硬骨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花大力气加以推进。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不到功成誓不松手,把“问需于民”和“问计于民”结合起来,把“想在一起”和“干在一起”统一起来,尊重群众意愿,发扬群众智慧,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切实打通为群众办实事“最后一米”,让“雪中送炭”送到实处、暖在心上。
寒冬将至,多为群众做些“雪中送炭”的实事,便能够让这个冬天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