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利用“声呐警察”抓拍 杭州启动为期6个月的违法鸣号集中治理行动
发布时间:2020-07-20 14:07:13

每日商报讯 说起“滴滴”的喇叭声,不少司机和市民都有槽可吐。

为了还“静”于民、还“静”于城,今年7月起,杭州启动为期6个月的违法鸣号集中治理行动。昨天上午,“行车讲文明,喇叭不乱鸣”集中治理行动正式启动。

在启动仪式现场的设备展示区,很多市民对“声呐警察”这项新科技设备充满好奇。

据了解,和一般的交通违法行为相比,如果仅靠常规的人工发现查处方式,违法鸣号行为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的问题。此次治理行动中,杭州交警将充分运用这个基于声学感知、识别、定位等新技术的“声呐警察”,专门针对在禁鸣区域中存在乱鸣喇叭违法行为的车辆进行定位抓拍,让违法鸣号行为无所遁形。

“声呐警察”就是鸣喇叭电子抓拍系统,其中最核心的设备即“麦克风阵列”,由多个高灵敏度麦克风探测器组成。它能区分鸣喇叭噪声与道路噪声、人声、风雨声、鸟叫声等其他声源,精准识别、定位违法车辆,同步采集高清照片、音像视频,固定执法证据。目前,杭州已有5套该设备在主城区使用。

下一步,杭州交警将根据不同场景,选取固定式、便携式等不同类型的“声呐警察”,在主城区违法鸣号行为多发路段扩大试点范围,对机动车鸣喇叭、炸街等严重影响杭城文明水平的违法行为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

当然,如果大家发现身边有违法鸣号的行为,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等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杭州交警将及时受理群众举报线索和投诉,认真梳理违法鸣喇叭多发路段,大力开展交通堵点、乱点治理,清理容易引起鸣号的各类问题,从源头上减少违法鸣号。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通讯员 沈一峰 郑熠炯 记者 骆静怡   编辑:张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