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的日子 最暖的团聚——寒极小年里的暖心故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1-19 09:16:55 Sun   

新华社哈尔滨1月18日电 题:最冷的日子 最暖的团聚——寒极小年里的暖心故事

新华社记者

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俗称小年。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里,在东北的塔河、抚远、漠河三个寒极,有人品尝着饺子里的“乡情”,有人沉浸在脱贫户家的“年味”,还有人享受着旅途的“温暖”,一个个暖心故事融化严冬。

饺子里的“乡情”

52岁的杜平,一家五口驱车2000多公里,刚从河北霸州回到黑龙江塔河,只因思念家乡的饺子。

小年傍晚,清脆的鞭炮声在大兴安岭腹地回荡,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在房檐上。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无法压制乡村里升腾的年味。

“还是咱家这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味儿正。”杜平一边包饺子,一边对妻子、儿媳说。此时,电视中传来“铁路加开班列,应对客流高峰”的新闻。

杜平是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乡鄂族村的农民。2016年起,他与妻子、两个儿子和大儿媳一起去霸州的一个拼板厂打工。

虽然一家人在一起工作,但他们还是思念家乡,尤其想念家乡的饺子。“总感觉外面的饺子不是味。”杜平说。

“水开了。”杜平的妻子将白白胖胖的饺子下到锅里。热气迅速升腾、扩散,让屋内显得更加温暖、温馨。

“在外面就是想家,尤其过节,总感觉外面没那种氛围,没有亲切感。”杜平说,虽然家乡很冷也不富,但就是感觉家里好。

杜平家乡有条呼玛河,河中盛产大马哈鱼。它在呼玛河里出生,在海洋中生长,成熟后长途跋涉上千公里,回到呼玛河中产卵。

“也就在家还能再呆20天吧。”杜平计算着。他们一家必须在正月十五前离开,要等到明年春节前才能再回呼玛河畔,品尝家乡的饺子。

脱贫户家的“年味”

“张叔、任婶,今天是小年,我们来陪你们过。”

“快屋里来,炕上热乎。”

17日下午,在“中国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通江乡东发村,看见驻村工作队来了,脱贫户张维国、任玉兰夫妇连忙将他们迎进屋。

“婶、大爷,你们腌的酸菜、包的豆包在年货大集上可受欢迎了。”驻村工作队队长董效哲说。“咱家这菜不上化肥,卖得好,就多准备些。”任玉兰说。

“我们老两口无儿无女,这几年,全靠你们照顾,心里真是很暖和。”任玉兰念叨着。

“关键您自己要强,小菜园种完葱又种白菜,拾掇得规规矩矩,也是精致农业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驻村第一书记刘岩华说,我把咱家菜发到微信朋友圈,还有广东朋友问呢。

“凭劳动自力更生,咱也想做个先锋。”张维国笑了。过去一年,老两口勤恳经营着1亩多小菜园,加上国家地方政策帮扶,纯收入2.7万多元。

包豆包、切酸菜、炸花生米,一下午过得很快。傍晚,张维国和驻村工作队将挂着小彩旗和灯笼的木杆一点点立起来。

“亮了,亮了!好些年没挂过灯笼了。”张维国笑得合不拢嘴,看了灯笼许久。

屋外灯笼亮起来,屋内饺子煮起来。任玉兰起锅烧水,柴火噼里啪啦地烧着。烟火中,饺子浮了上来,肘子肉、木耳白菜、炒鸡蛋已端上饭桌。

“咱们一起给叔婶拜个年,祝你们开开心心。”驻村工作队成员和老两口干杯。

“国家政策好,咱没理由不往前奔。个人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不能‘躺着’。”张维国接过话头。

“今年还有个养鹅的想法。”任玉兰定下“小目标”。

温暖的“找冷”之旅

17日,在“中国北极”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红村,最低气温逾零下30摄氏度。

早晨七八点钟,在村庄北部一个家庭旅馆里,3个南方家庭围坐在一起,等待吃早饭。“我们三家人一起旅行、过北方‘小年’,还是第一次。”浙江温州游客陈伟丹说。

正聊着,老板娘李金华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面条走出厨房:“北方人过节吃饺子,南方人习惯吃面条,我给她们做了一份。”盛好面条后,李金华又走进厨房,端出一盘饺子,“来,尝尝猪肉酸菜馅饺子,酸菜是自家腌的。”

“很好吃啊!”陈伟丹夹起饺子尝了一口,意犹未尽又倒上醋吃起来。

因为孩子想看雪,她们策划了这次“找冷”“找北”之旅,3个母亲带着孩子从3000多公里外的温州来到祖国最北端。

一路向北,从哈尔滨到“雪乡”,再到北红村,三家人完成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到“中国最北点”、第一次坐马拉爬犁、第一次住东北火炕……

“不光好玩,还感受到北方人的热情。”陈伟丹说,司机大哥一直在叮嘱她们怎样保暖、哪些景点免费。旅馆老板娘像家人一样热情。“整个旅程很放松。”她说。

聊着聊着,旅馆里的人教客人说起东北话:菜的份量足叫“菜码大”、非常好叫“杠杠的”……游客郑绵绵说,还有一句“天儿嗷嗷冷”,这次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

远离家乡,在中国最北一起过小年,这是陈伟丹、郑绵绵、陈怡3人以前没想过的。陈伟丹说,三人从高中起就是闺蜜,自从有了孩子,相聚时间少了,“找冷”之旅让闺蜜间感情更热络了。

说着旅行故事,听老板娘介绍风土人情,孩子在身边追跑,让郑绵绵想起小时家乡“分岁酒”的场景——欢声笑语,共话团圆。“有家的温馨感,心是暖的。”她说。(记者韩宇、李建平、强勇、闫睿)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周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