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双千”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教授走进田间地头
发布时间:2020-07-02 10:51:07

“人参大家都知道,但有多少人知道於术?”6月30日,杭州市科协“抗疫情、促发展,千名专家进千企”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双千”行动)临安行活动的结对助农现场,谢恬向同行的9位专家和各界学会代表发问,但鲜有人知道。

谢恬是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药学院院长,作为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新型稀缺酶资源研发体系创建及其在医药领域应用”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他的这个问题,问到了於潜镇村民周潮滨的心坎上了。

於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其药用价值不逊于人参,因主产于临安於潜镇一带的山峦而得名。由于经济价值未被开发出来,现在於术濒临灭绝。

前两年,周潮滨从镇里一个90多岁的老人手里,找到了所剩不多的於术种子,并种到了自己的地里。“种植於术并不容易,很容易烂根,烂根了就活不成了。”周潮滨随手拔起一蔸叶子焦黄的於术,说。

长期从事中药研究的谢恬,深知於术的价值。他说:“我们需要找到野生於术,开展品种优选优育和道地性研究,找出它优于普通白术的原因,争取将於术作为单列品种收载入法定药品标准,再开发於术的药食产品,这样才能让於术产业复兴。”

临走时,谢恬还采集了两株於术带回杭州,打算在实验室进行系统研究。不过,这两株是人工种植的苗株,还是需要尽快找到野生於术才能比较出两者的差异。周潮滨说:“於术可以药食两用,有王老吉凉茶一样的广阔市场,但要突破产业瓶颈,还需要更多像谢教授这样的专家,接下来我们会尽快找到野生於术。”

周潮滨的这个愿望,其实是一个乡村振兴的“梦想”,实现起来并不难。因为“双千”行动临安行活动当天,由29家市级学会发起成立的杭州市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的18位专家走进於潜镇的田间地头,对农民朋友进行对口帮扶。

其中,包括杭州市农科院院长严建立、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陈惠哲、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红东、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药学院院长谢恬、杭州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余继忠、杭州市食品营养学会常务副会长沈立荣、浙江农林大学农村环境研究所所长郑展望、杭州市园艺学会会长沈正国、杭州市农科院农作所所长马华升、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数字乡村专委会主任夏芳等,大家围绕於潜的水稻种植、於术复兴、水果升级、茶叶改良、农产品电商等乡村振兴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现场解答了困扰农民们多年的农业难题。

“村民们都很迫切,希望能在技术上得到专家们的指导。”据於潜镇长洪国庆粗略统计,这场现场交流,大家一共谈了23个问题。

交流活动后,於潜镇与杭州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签订了“1+1+1”结对服务协议,即1名专家、1个学会结对帮扶1个产业基地。谢恬和古竺中药园、陈惠哲和光明农场、余继忠和东方茶叶、沈立荣与绍鲁皮园、夏芳与小城有礼项目分别结成持续对口帮扶关系。

据了解,临安行活动是市科协“战疫情、促发展、千名专家进千企”专项行动的活动之一。市科协将继续加大“双千”行动力度,做好这一贯穿全年的一项重大工作,做好企业与专家之间的沟通对话桥梁。

截至目前,共有226家企业需求正式列入《在杭企事业单位科技需求清单》。在认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市科协聚焦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与科技专家关联匹配、精准推送,引导科技人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有120余位专家已对接企业提出的150余项需求,其中39项已办结。

“待到9月,临安的无花果、黄桃、葡萄、柑橘类水果纷纷上市,於术成熟,可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时,还将组织一些为帮扶基地带货的活动,争取为农产品打开市场。”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吴静 徐晟哲 通讯员 王滢   编辑:郑海云
​“人参大家都知道,但有多少人知道於术?”6月30日,杭州市科协“抗疫情、促发展,千名专家进千企”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双千”行动)临安行活动的结对助农现场,谢恬向同行的9位专家和各界学会代表发问,但鲜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