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全面发力 美丽乡村入画来
发布时间:2020-07-15 08:55:23

萧山日报 美,是看得见的生命力,是看不见的竞争力。在萧山,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发力,在萧然大地绽放出更为蓬勃的美丽。今年,萧山正如火如荼开展第二批美丽乡村提升村建设,一幅幅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擦亮“面子”做实“里子”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村容村貌的改善,无疑增添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白天,走入进化镇欢潭村,古树苍翠,水流潺潺,杭派民居错落有致,恍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夜晚亮灯后,岳桥两侧的水面上浮起《满江红》的诗句,为村落注入不少人文之气。

作为我区唯一的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修复古建、恢复水系、整治环境……几年来,欢潭村依托历史文化与山水特色,引入中国美院的设计团队,“加减法”并重,新建改造了游客服务中心、乡村旅游生态停车场、樟园、旅游公厕、旅游导视牌、智慧欢潭系统等配套项目,将古韵铺成一幅灵动的水墨画。

我区地域跨度大,乡村与乡村之间在“面子”上各美其美、各具特色。既有欢潭这般现代与历史碰撞的精致之美,也有如尖山下得天独厚的自然之美。当然,萧山的美丽乡村不仅颜值美,“里子”也美,引进相关产业,美丽经济得以激活,美丽乡村更加可持续。

河上镇的东山村,这几年上演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变形记”。作为一个标准的农业村落,东山村向特色观光旅游景点进行了转型。在发展周末旅游经济,带动民宿和餐饮业发展的基础上,更有特色旅游观光项目轮番入驻,目前正在全面建设中。随着农旅结合的不断深入,今年上半年,东山村的经济总收入达102万元。

与产业相比,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的另一个“里子”。浦阳镇灵山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该村围绕村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开展文化活动,潜移默化中,将文化新风播撤到每个村民心田;益农镇群围村着力培养“崇德、行德、立德、扬德”的新时代村民,文明之花悄然绽放。

规划先行各展芳华

随着首批30个美丽乡村提升村的验收通过,我区开足马力,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截至6月30日,第二批40个提升村建设项目总计360个,已开工建设339个,开工率94.17%。

义桥镇联三村全面推进全域整治、环境提升和节点建设各项工作。走进村庄,房前房后的堆积物已消失不见,本来随处堆放的生活垃圾、建筑材料、秸秆等也得到全面清理。在每家每户的菜园里,有了一面“农家菜园”的牌子,上面标着种植户、土地性质的信息,旁边还附有蔬菜照片,显得既清净又有趣。同时,村庄深度挖掘天昌庵、赵家祠堂、韩惟论墓、和同庙等历史古迹的文化底蕴,努力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精品路线。

在第二批美丽乡村提升村推进的同时,第三批美丽乡村建设村也着手开展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跃然纸上”。位于瓜沥镇的都市型村庄明朗村,将全力打造城郊都市型村庄标杆、美丽萧山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三岔路村以“秋之白华,红色故里”为定位,全力打造成为新杭派乡村生活美好村。楼塔镇雀山岭村以“赤色雀山、艺术繁衍”为方向,打造艺术美丽乡村;雪环桥头村以“雪环溪山、燕归花谷”为定位,打造成身心疗愈养生最佳理想地……不久的将来,这一张张效果图将走进我区的美丽乡村版图之中,蝶变出萧山新华彩。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周珂 首席记者 龚洁 通讯员 汪佳女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