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四好农村路”建设收官之年,杭州市富阳区因地制宜,从生态环境、风情特色小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等维度统筹全局,全力促成“四好农村路”建设由全面建设向品质提升转变。
改建一新的环金线、桐常线、东仓线和东上线,成为壶源溪流域联动发展的核心因子,勾勒出“富春山居、味道山乡”的现代版富春山居最美示范区发展新蓝图;一道道具有人文特色、经济特色和景观特色的精品线路,融于情、融于景,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富阳实践,成为富春江畔最亮丽的风景线。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大的收获是民心”,一条条蜿蜒畅达的高品质“四好农村路”,成为展现交通强省农村公路建设的生动窗口,撬动着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命题,一头串联起富春山居的清丽风景,一头延伸进富阳人民的美好生活。
谋在长远,赋能高质量发展
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也是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富阳区交通运输局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新的高度,智慧统筹,全面提升区域内“四好农村路”交通建设品质。
据了解,2020年,由富阳区交通部门牵头组织“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总投资5.6亿元,其中民生实事项目包括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75公里、完成路面维修60公里、创建美丽公路2条和美丽渡口3个。
6月20日,场口、常安、湖源3个乡镇迎来了城镇发展史上的重大时刻,孙吴大道正式通车。作为320国道和环金线的连接线,孙吴大道是场口新城320国道的主要入城口。曾经,该处因是“断头路”,给3个乡镇带来了发展制掣。“这次贯通大大提升了区块交通效率,将给壶源溪流域联动发展打开更多想象空间。”有业内人士称。
今年以来,富阳区交通部门在不足3个月时间内,先后完成了环金线、东上线等主线和东仓线、大项线、百石线等道路提升改造,总里程达到29.9公里,同时还通过完善、提升沿线绿化和景观、附属设施配套以及乌龟潭、仓头-古城沿溪绿道等建设,使区域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诗里富春江景,画中十里江岸。前峰会后亚运时代,如何将富阳特色自然风景资源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成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
围绕2022亚运建设项目,富阳交通运输局牵头并成立专班,着手研究东洲岛配套道路设施,建设新沙岛渡口和旅游码头。如今,北之江水上旅游集散中心及10公里环岛公路及绿道建设方案已初步成型。与此同时,东梓关、桐州岛水上旅游码头、水上搜救中心等一大批水上项目业已开始建设。“这些项目的加快推进,将极大提升富阳旅游接待能力,尤其水上旅游的开拓,对于塑造全区旅游事业新格局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富阳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说。
为推动320国道、305省道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富阳交通通过全线品质提升改造和平交口优化、亮灯工程等措施,提高国省道的通行能力、舒适性和安全性,并计划对国省道30公里进行大中修。目前,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接下来,我们要在现有的成果基础上再做突破,推动‘建、管、养、运’四个方面协同发展,高标准、严要求,全力完成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各项民生实事建设任务。”富阳区交通运输局有关领导说。
生态友好,勾画美丽风景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富阳将这一理念融入“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全过程,按照“修好一条景区道路,坚持宜畅不宜宽、曲径通幽处,完善交通标识标牌等设施”的工作目标,因地制宜,将一条条美丽公路轻轻安放在绿水青山之间。
在富阳区版图上,壶源溪流域是富阳区最熠熠生辉的部分,堪称生态文明的金名片,沿途山林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农村公路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程度,直接关乎流域乡镇的绿色发展质量。
东上线施工期紧,任务重,工程量较大,根据工作部署,拿到设计初稿后,整个工程要求在2个月内完成,在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的同时,为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周边山水肌理风貌的实际情况,富阳区“四好办”决定放弃缆索护栏为三索护栏的原设计方案,采用五索护栏以增强道路的景观效果。与此同时,建设一条全长约461米左右的绿道,与主线路交相辉映,在保障道路运输需求的同时,为富阳群众提供了更多观光休闲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