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晨报 村集体收入连年上涨,村里出资修桥、造路、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村民医保、数字电视、宽带由村里买单……东莲村是良渚西南面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村民们勤劳耕耘,村委班子心系于民,携手奏响一曲村富民强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走进东莲村白塔桥西33号,一幢三层簇新小洋楼映入眼帘,沿着小路绕到屋后的庭院,桂花、荷花、芦荟、仙人掌、天井、池塘,一处一景,鸟语花香,访客们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庭院主人柴林美告诉记者:“2010年我们将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家里原本有个钢棚可以用于出租,环境整治期间配合村里工作拆除后,就慢慢打造成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庭院。我老公很喜欢花花草草,又善于动手,这边做个小景,那边装个花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美丽庭院。”柴林美和丈夫多年来勤奋创业,早已步入小康生活。而近年来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为他们的幸福生活锦上添花。
“我们村里变化很大,现在村里替我们支付了一部分的医保,路灯、华数都免费为我们安装好,村里真的很为村民着想。”
在东莲村,村民医保、数字电视、宽带费都由村里买单,修桥、造路、建停车场等也是村里出资建设,而这一笔笔开支,都来自集体经济,因此如何调动可利用资源,合理招商引资就成了十多年来强村计划的重点。
2012年,在外地打工的村民郎天法接到村里抛来的橄榄枝。
“村里知道我在外面帮人家管厂,提议我到自己村里来办个厂,当时我们这里土地没指标,村里把原先废弃的影剧院租给我,我把以前跟着我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带回来办了厂,因为有十几年的机械制造经验,所以我们也有能力生产一些科技型产品,为院校提供产业成果转化。”如今已是杭州双天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的郎天法告诉记者,一年仅5万元的租金并没有带给他多少创业压力,相反如今500万元的年营业额,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2008年,东莲村村集体经济仅为200万元,近年来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山林、水库、老厂房、废弃石料厂在整治后都租了出去,如同经营企业一般运转起来。
“村里需要建设、改善民生的地方很多,出租、改造、改建,我们将可利用的一切资源调动、整合起来,换成资金后投入到民生,村级经济稳步增长、不断壮大,老百姓的生活也日益改善。”良渚街道东莲村党委书记徐志泉介绍,近年来,东莲村紧紧围绕“民生”二字做文章,不断提升村级道路、村容村貌;下大力整治小微水体;修缮250个生态停车场;为全村村民购买国寿农村小额保险,对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村民进行补助;为全村村民免费办理电信宽带以及华数电视业务;年终为村民发放米油等福利;重阳节慰问全村老人……据介绍,2019年东莲村村集体收入超700万元,今年预计突破800万元,而近年来基础设施、村民福利等投入已超过7000万元。
都说“钱要花在刀刃上”,与一村来说,公共设施、村民福祉就是“刀刃”。小康生活之下,东莲村整合资源,不放过一分一毫来赚取利益,而面对村民,又毫不吝惜地一笔一笔用下去。可谓强村计划还利于民,村强民富堪比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