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事关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也是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普遍重视的一项工作。2019年底,国务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使其成为政府“放管服”改革的重中之重。杭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打造法治、高效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杭州市排名全国第一,并被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需要久久为功,才能持续推进。“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是由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杭州市绩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一项电视问政节目,2020年的其中一场聚焦政府服务企业的问题,笔者有幸担任“云点评”嘉宾。杭州市“公述民评”活动聚焦营商环境优化问题,体现出政府部门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智慧。
节目组通过走访企业和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发现了营商环境优化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企业对相关惠企政策不了解,窗口办事人员不知晓具体政策,政策落地存在门槛高、难协调等难题。但是,面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活动现场的一些市直部门领导和区政府领导不仅没有想到,而且感到意外乃至震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也说明领导干部需要更加关注政策到底有没有落实。
一方面,企业懂政策并希望享受政策,但是相关部门却不办理。另一方面,惠企政策有了,但是企业却不知晓,不懂怎么办理,使政策空转或成为摆设。到底在营商环境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说明政府和企业不在一个频道上,领导干部和具体工作人员也不在一个频道上。针对营商环境中发现的问题,要梳理和检讨各项惠企政策,做到企业“秒懂”、政府“秒回”,社会政府和企业能够在一个频道上。
首先,政府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多做换位思考,真正重视和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节目组调查发现,一些政策设定的门槛过高,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够不着。相关部门摸排企业后也发现,达到政策享受标准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对政策很熟悉,但是政府办事人员对政策不了解,要么装不懂,要么真不懂。这使政策束之高阁,成为一些部门自娱自乐的道具,而没有真正让企业受益。只有企业“秒懂”政策,政府“秒知”政策并“秒回”企业,才能实现营商环境的“秒对”。因此,要让惠企政策是可预期的和真正普惠的,让企业对营商环境有获得感和安全感,甚至是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真正以企业为中心,让政策更加易懂易用。要用企业看得懂和听得懂的语言来沟通政策,打造可以让企业真正受益的“政策包”或“政策套餐”。比如,调查发现企业对本地政策的平均知晓率只有47%,最高也不超过60%。这同政策过多、更新过快、过于分散有关,也同政策发布渠道多和乱有关。企业没有时间精力去研究政策,也难以跟进享受相关政策。
要推动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政府整体的和弦共振,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让政策可以“瞄准”企业,让企业“秒懂”政策,让政策可以“秒对”企业。比如,可以考虑将杭州“亲清在线”建设成为一个政策知识库,使政企双方都可以及时知悉政策并用好政策。要让企业和政府都能在一个频道上,用一种语言来对话,很快知悉政策并执行政策。
再次,要加强主动服务意识,把企业上门求服务变上门为企业送服务。政府部门存有企业的相关数据,要去看辖区内哪些企业符合条件,直接精准联系这些企业去享受。目前政府部门仍然习惯于制定政策,等企业依据政策来申报,这使政策空转的风险加大。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哪些企业可以享受哪一条,通过企业数据爬梳和智能分析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市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哪些企业可以享受,完全可以列一个名录,让企业自动享受。要利用“城市大脑”来汇聚企业的各类数据,使企业获得服务从“最多跑一次”走向不见面乃至自动无感获得。
最后,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工作人员出现的问题,仍然要坚持包容审慎和容错纠错,做到对事不对人,真正把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做好。对反映问题的企业要保护和鼓励,而不是打击报复。对出现问题的工作人员要勉励包容,而不是盲目问责。要结合节目组发现的问题明确落实,做到举一反三,真正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新理念。
“公述民评”活动体现出为人民服务、请人民来评判和让人民满意的精神,需要有更多的常态化机制将其予以复制推广。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常态化机制,使企业能够有渠道反映心声和提出诉求,并使政策能够回应企业所思所想和所期所盼。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微服私访”,常做“神秘客”,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明晰政策堵点在哪里,以及如何让企业真正受惠于政策红利。唯有让政策真正落地,让政策循环和反馈形成完整的管理闭环,才能提高政策的触达率和企业获得感,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