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榜单不只是上榜,更是启示。
日前发布的萧山2019年度百强企业榜,70家上榜工业企业中,两家河上镇企业与万向、传化、恒逸、荣盛等萧山“头部企业”一道儿位居前十阵营。一家是驰骋30余年的胜达包装,一家是来河上不到五年的科百特过滤器。
同处河上工业园区的两家企业是“忘年之交”,却志同道合。胜达全面改造提升老厂房,打造“数字经济+绿色新材料”产业综合体。科百特则在老厂房里不断“进化”,从一家由3个大学生创立的小企业,成长为微孔膜过滤行业的全球领先企业,其规模从2016年的占地28亩快速增加到2019年的180亩。
“河上镇近年来没有新增一亩工业用地指标,这就倒逼我们在盘活存量、腾退转型、提升亩产效益上下功夫。”河上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改造提升前后,河上工业园区亩产税收从1.85万元提升到了30多万元,以新材料主导的产业新城在杭州南蓄势而起。从纸包装到新材料,通过“存量产业空间的有机更新”,河上无疑赢回一次换道超车的机会。
“存量”就像一面高耸的围墙,挡住了“阳光雨露”,成为阻碍萧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大的“重围”。萧山区委负责人曾一针见血点出:“萧山制造业转型最大的短板和潜力都在存量,萧山为此必须闯出一条新路,为未来发展腾挪出空间。”
解剖河上这只“麻雀”,也能触摸到萧山破重围“二法”,即存量工业用地的有机更新和存量工业园区的改造提升,分别以企业和政府主导的“打法”,政企合力推动萧山制造业往更高层次的“回归”。
今年1月17日,萧山发布完善土地供应制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工业用地有机更新。“企业呼声很高。”萧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组就排摸出110多个更新项目,涉及100多亿元投资,包括30多亿元设备投入需求和几百万平方米厂房改造需求,占地近3000亩。“设备投入1元钱,产出4元钱,这是有机更新的经济性。”今年以来,萧山已论证通过12个项目。接下来,萧山还将与相关银行合作,开设有机更新和智能化改造专项贷款各100亿元。
而有机更新不代表无序,须符合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相之配套的“打法”,是工业园区改造提升。通过统筹做好“散乱污”整治减法和新动能培育加法,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萧山“二次创业”新空间。这当中,萧山也摸索出改造的“两条路径”,包括引入华夏幸福、中信建投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和“镇街+国有平台”的合作模式等,涌现出临浦精密智造产业园、戴村V智造产业社区、杭州湾生物科技谷等引领这场“存量变革”的种子选手,并纳入萧山4286产业平台体系,成功从乡镇经济升级到了平台经济。继去年启动14个园区改造后,萧山今年将力争再增加22个。
“加与减”的方寸之间,也创造出萧山制造业的新突围。上月,10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萧山,其中3个落地在萧山南部“经济较薄弱区域”,这样的“密度”在南部发展史上甚为罕见。更具启示意义的是,这些具有“乘数效应”的大项目均是这场“存量变革”的产物,撑起一场场“南部突围”。萧山区经信局负责人说:“通过存量变增量,萧山也将集聚发展高端制造背后的5G、智能传感视觉、工业互联网、芯片等新经济,并在萧山形成新制造总部集聚区。”
打开“产业空间有机更新”这扇变革之窗后,萧山找回了重振制造业的热烈气氛。为了促进新制造人才进一步集聚,萧山也从院士、顶尖人才、青年人才、高校毕业生的落户到名院名所的落地等,打出了一套实实在在的组合拳。最近,我国集成电路领域著名专家——6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南下浙大,担任浙大微纳电子学院院长,为“中国芯”“再创业”,而该学院也将整体迁入位于萧山的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让实验室与产业在同一个园区真正无缝对接起来。这也将强势助力萧山打造杭州新制造的创新策源地。
正如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亭所说,“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盘活和优化存量,解决存量问题,更能体现真本事、真功夫。”从为发展腾挪出空间,到打造“平台经济”升级版,再到强化“人才变量”,萧山正怀揣打造新制造中心的新梦想,“二破重围”再立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