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杭州医生张超倒在了扶贫一线!那张回家过年的车票,再也用不上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1-13 23:30:00 Mon   

杭州日报

1月12日,张超“回家”了。

这比之前的计划,晚了两天。

原本他打算10日一早从凯里南站出发,搭乘G1322次列车回杭州过年。可1月9日晚8时40分,张超忽然倒地,再也没有醒来。

躺在手机里的电子车票,成了一趟无法到达的旅程。

张超生前是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后勤科兼医教(政)科科长,副主任医师,正在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镇中心卫生院挂职,任副院长。

1月11日清早,他在滨江和丹寨两地亲朋和同事的护送下回家。

在张超踏上归途的当日,我们赶到了丹寨县兴仁镇中心卫生院,走近他在扶贫岗位上的工作与生活——与他签约的患者,还在盼望着从杭州来的张医生和声细语地问诊;他带领的临床医师,还想继续请教“张老师”手把手地答疑解惑;与他一同计划着卫生院管理改革的院长,还习惯地等他春节回来“大干一场”……

如今,一切都只剩下省略号。

三进丹寨

主动申请到扶贫一线

隆冬时节,丝丝寒气入骨。在张超离开的第二天,医生看诊如常,可弥漫在兴仁镇中心卫生院的悲伤气氛却像浓雾一般化不开。

“这把椅子再也没人坐了!”兴仁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龙昌伟指着二楼医生办公室门口的一把棕红色椅子,红了眼眶,“张老师第二次来挂职的时候,我们建议给他一间办公室,被他拒绝了。”“他总说,‘要是想坐办公室,我就不用来丹寨来了,给我一把椅子就能办公,我要到最需要我的一线去。’”

张超第一次进丹寨,是2018年10月8日。

2018年10月从滨江区政府出发去丹寨的合影(后排左一)

那时候,滨江区刚好与丹寨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听到丹寨需要医生,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其实早在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就申请要到一线去,结果没去成。”张超妻子虞慧华说,到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地方去奉献,一直是他的心愿。

回想起初次见面,院长陈章见印象深刻,“张超说他是带着‘好奇心’来的……都说,东西部的医疗水平差距很大,但到底差到什么程度,我想自己到村里看一看。”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作为黔东南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丹寨县兴仁镇更是重中之重。小镇常住人口只有2.4万人,却分布在32个村子里,平常去远一点的村子,开车爬上蜿蜒的公路,绕上三四个小时,才能走进农户家里看到村民。

张超第一次扶贫,为期1个月。

“陈院长,我马上就要回来了!”2019年5月里的一天,陈章见接到张超打来电话,话语里藏不住地高兴。这距离他第一次挂职已经过去半年,当时县里当时安排他到条件更好些的县人民医院,可张超坚持要回兴仁,“县里医疗条件好,不差我一个,下面更需要我。”

张超二进丹寨之前,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彭国雏有些不放心,“他父母年纪都大了,自己还有两个孩子,爱人工作也忙,这一去就是半年,家里怎么办?‘他说,家里的事情我会安排好,没问题。’”

“张超不止一次跟我说,‘偏远山区的病人太可怜,当地医疗技术和用药观念都落后一大截……我跟老乡有感情,又是一名党员,组织需要我,我就要上。’”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彩虹分中心负责人陈恩丰回忆说。

三进丹寨,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张超盘了盘,挂职期满了,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徐县长,我还想再留个一年半,把医疗扶贫的工作再完善。” 与同在丹寨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建刚初步交流后,他递交了申请自动延期的申请。

“再换个别人来,又得熟悉一次,我熟悉这里,熟悉病人,我应该留下。”他跟陈章见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
返回
1月9日晚8时40分,张超忽然倒地,再也没有醒来。躺在手机里的电子车票,成了一趟无法到达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