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作底色 想象力在“美图模式”中放飞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7-29 09:48:53 Wed   

杭州日报

一到6月,余杭区运河街道新宇村的千亩荷塘便切换成“美图模式”,之后的几个月里,不同品种的荷花陆续盛放,能让村子美上小半年。村口有一座丰稔桥,如今正在进行拆复建工程。“去年村里办荷花节,6月10日那天,一下子来了万余人,丰稔桥上的人看上去比国庆节断桥上的人都多。”村书记奚如良说话中气十足,“人太多,桥又老了,当时我们都担心安全问题。现在老桥重建,以后人再多我们也不怕了。”

种植荷花能引得游客纷至沓来,这在奚如良的前辈李松源看来,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前我们村子哪里是这个样子?环境不行,别说人待不住,连树都活不下去啊!”李松源说。

从“村里待不住人”到村外的人争先恐后来游玩,这样的反差就像黑色与绿色的色差那样巨大……

风一吹,树叶就全掉了,树上光秃秃的。附近的水稻根本没有收成,就算能抽穗,也只有稻壳,没有谷粒……那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理阴影。

1975年,初中毕业的李松源开始跟着父母到大队里干活,赚工分换口粮。然而,即便如此,他也没吃过一顿饱饭。“爷爷奶奶,还有两个弟弟,我和爸妈要养活七口人,哪里够吃。”在李松源印象里,饭桌上很少看得到米饭,更多的是红薯、芋艿、南瓜,这也让他在后来的一段日子里一看到这些东西就胃部不适,“都是饿出来的生理反应。”

1984年,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位于杭嘉湖平原圆心地的肥沃土地依凭发达的水系,成了种植水稻的好地方,加上种桑养蚕,李家人和其他村民一样,日子总算自给自足了。3年后,大队已改为新宇村,李松源当上了副村长。村民们凭着不错的经商头脑,开始做起了小生意。“村民开始搞多种经营,家庭作坊、小工厂一下子冒出来很多。”李松源承认,这些作坊、小工厂确实在当时给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埋下的隐患很快浮现出来。

村东制作焦木的工厂粉尘飞扬、气味难闻,村民常被熏得头晕;村里的搪瓷厂烧制瓷釉,废气直排,污染严重,影响植物生长。“还是大夏天,搪瓷厂附近树上叶子就变黄了,风一吹,树叶就全掉了,树上光秃秃的。附近的水稻根本没有收成,就算能抽穗,也只有稻壳,没有谷粒。”说起这些,李松源皱起了眉头,“那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理阴影。”

工厂有污染,日常生活也在产生垃圾。“1984年到2007年,村里没有清理过垃圾。”李松源说,垃圾堆积了20余年,村里的情况几乎可以用“寸步难行”来形容。直到2007年,村委会牵头治理生活垃圾,村民们各自门前包干,竟然清理出上万吨垃圾,容易清运的垃圾被运到了外面的填埋场,实在运不走的只能就地掩埋。“这里本来是一个鱼塘。”李松源指着路边的一片绿化带说,“你猜它是怎么变成平地的?”

河道、路边、鱼塘……到处是死鱼,一发酵,气味令人作呕,村民投诉非常多。一个星期里,我们组织壮劳力清理了四五吨死鱼。

1997年,吃过工业污染苦头的村民转变思路,开始发展种植养殖业。蔬菜、水果、甲鱼,尤其是黑鱼,村民们发现,养它最能赚钱。

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李国叙,一个个头不高、笑容憨厚却浑身散发着闯劲的汉子。1998年,李国叙说服大哥和三弟,手挖肩挑3个月,一起将5亩地挖成了鱼塘。当年11月,第一批黑鱼苗下了塘。

养黑鱼是真的“发”。1999年,猪肉市场价格是每公斤12元,而黑鱼能卖到每公斤22元,还供不应求。李家兄弟的鱼塘亩产破万元,他开心坏了。“比上班的人赚得还多,我老婆天天乐呵呵的。”李国叙说,很快,他就开始单干,最多时拥有110亩鱼塘,身家百万。村民眼见李国叙靠养黑鱼发家,纷纷效仿。2002年,村里有黑鱼养殖户30余户,人均养殖面积20余亩。到了2003年,包括新宇村在内的运河街道北片4个村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浙江省“黑鱼之乡”,养殖规模超2000亩,年产值2亿元,杭州市场近半黑鱼产自那里。

养黑鱼是赚钱,可付出的生态代价太大了。黑鱼的主食是冰鲜小鱼,一到夏天,养殖基地就成了“蚊蝇王国”,鱼塘发臭发黑,污水流入大运河及支流。“一个黑鱼村,一年排出4个黑西湖”,这是当时媒体报道中的措辞。“村里小孩都喊我‘臭爷爷’。”李国叙说,“不怪他们,我知道自己身上臭,整个村子也都是臭味。”

村子是臭的,除了黑鱼贩子,没人愿意进村。“连本村人都待不下去了。”当时已经在村委会工作的奚如良说,年轻人都跑去临平买房,“我也在临平买了房,每天一下班就往家跑,在村里实在没法待,车子停一天,里面都是臭味。”

2013年夏,连续40余天高温,新宇村黑鱼塘遭致命一击。“每亩鱼塘养4000多条鱼,每天光饲料就要10000多元。市场单价没以前高了,不密集养殖,利润上不去。”李国叙说,那年他亏了19万元,其他养黑鱼大户也损失惨重。“河道、路边、鱼塘……到处是死鱼,一发酵,气味令人作呕,村民投诉非常多。一个星期里,我们组织壮劳力清理了四五吨死鱼。”李松源回忆。

2015年,运河街道下定决心,禁养黑鱼。当年8月18日,194户黑鱼养殖户完成关停黑鱼养殖签约,退养面积2100多亩,“黑鱼时代”宣告结束。

种莲藕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还能搞旅游,这完全是意外的收获。我们把绿水青山守好了,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敢想了。

不养黑鱼,靠啥养家?李国叙一度发愁。

2016年1月19日,运河街道与杭州九莲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由公司向农户提供莲藕种苗,指导农户种植莲藕、收割藕带,然后公司包销。运河街道治水办主任周文泉很有信心,这将是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种植莲藕能赚钱吗?村民观望着。关键当口,李国叙、奚如良等村民、党员、村干部先站了出来,各自承包了二三十亩荷塘。当年4月,第一批莲藕种苗种了下去。“每亩荷塘大概产750公斤藕带,每公斤收购价是8元,亩产值在6000元左右。”李国叙算过,第一年荷塘就带来了约30万元收入。见种植莲藕真能赚钱,村民纷纷加入。2017年,运河街道原本4个黑鱼村转型为荷花村,有荷塘3000多亩。

惊喜还在后面。每到夏天,新宇村里便是一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游客的私家车来了,旅游大巴也来了,曾经的黑鱼村悄然成为“网红打卡地”。“种莲藕的时候,根本没想到旅游这回事,这完全是意外的收获。”奚如良说,回村居住的村民越来越多,民居的装修风格也越来越偏向农家乐、民宿,旅游经济又为村民送来了一笔收入,“我们把绿水青山守好了,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敢想了。”

去年,荷塘又有了新变化。“市场上的藕带越来越多,我们得及时更换新品种。”奚如良说,村委会多方调研后决定改种果莲。于是,海归小伙洪智浩的杭州莲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驻新宇村。“果莲鲜甜爽脆,莲心都不苦涩,市场批发单价比普通莲蓬高2元,村民种植果莲可以直接提高收益。”洪智浩说,他把公司、深加工厂甚至家都搬到了新宇村,“村里的果莲现在不愁销路,专供盒马鲜生,还供不应求。”

李国叙再成“拓荒者”,他在自己的荷塘里改种果莲,并套养生态甲鱼、鲢鱼、鲈鱼。“我又算了笔账,每亩荷塘大概产3000个莲蓬,能赚1万元左右;套养300只生态甲鱼,最多6年养成,每只卖200元左右,平均每年也能赚1万元左右。”李国叙说,“亩产值2万元,轻松。”

眼下,新宇村更敢想敢做了:完善基础配套,推出特色荷宴,开发藕粉、荷叶茶等系列荷塘深加工产品,形成荷塘全产业链,发展全域旅游。千亩荷塘边的村道上,李国叙开着刚买的小汽车回家,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去年考出了驾照。“以前身上太臭,只好骑电动车。”他憨厚地笑笑,“现在跟荷塘打交道,身上都带着荷香,车子当然可以安心开起来啦!”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汪玲/文 张妍/绘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村民眼见李国叙靠养黑鱼发家,纷纷效仿。2017年,运河街道原本4个黑鱼村转型为荷花村,有荷塘3000多亩。关键当口,李国叙、奚如良等村民、党员、村干部先站了出来,各自承包了二三十亩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