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榕共建“蓝朋友” “染”出脱贫新图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8-18 10:26:05 Tue   

杭州日报

在榕江,植物板蓝根被他们亲切地称呼为“蓝朋友”,从中提取的蓝靛被用于染色,在文创领域里展现着不同层次的“蓝”。而这抹蓝,随着桐庐县帮扶队伍的到来,也正以多种形式,更广泛地传承着当地的文化,带动着当地产业,帮助当地人染出属于自己的脱贫新图景。

让母亲回家让爱团圆

背着娃,带着花,在贵州省黔东南榕江县卧龙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十几位母亲正在扶贫车间内一针一线地绣花,这个由桐庐县榕江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千匠百艺扶贫车间自去年5月开业以来,已帮助小区内200多位母亲在家里或小区内实现就业。

卧龙小区是榕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目前入住1818户7094人,其中贫困人口1738户6774人。

47岁的侗族母亲杨再姣,2018年从乐里镇小瑞村搬迁到卧龙小区并在当年实现脱贫。现在杨再姣已经是扶贫车间的骨干之一,她说,只要手脚麻利一点,在这里干一天活拿100元工资肯定没问题。

“这里不收取任何押金,培训还有补贴,固定上班或者领件回家计件做都可以!”这是扶贫车间成立之初,面对前来咨询的家庭妇女们,榕江县月亮故乡文创中心负责人刘林洋回答最多的一句话。现在他们做到了。小小车间目前有固定员工12名,居家员工180多名。

“车间设在家门口、持家创收两不误”。2019年桐庐县投入30万元帮扶资金,并整合贵州省妇联资源,携手帮助榕江县共同打造了这个扶贫车间。此后桐庐县还在业务培训、消费扶贫、产品展销、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帮扶。

桐庐县在黔东南州榕江挂职干部盛春霞多次来到这个千匠百艺扶贫车间,看到车间妇女们忙碌着蓝染刺绣T恤订单,她很是欣慰,“别看是一幅刺绣、一件衣服,这里可是一两百留守妇女的饭碗。”在两地政府的帮扶下,把手艺做成产业,“让母亲回家、让爱团圆”已经越来越清晰。

在桐庐与榕江携手努力下,截至今年5月,千匠百艺扶贫车间共接订单达200万元,合作社分红共计45万余元,带动移民安置区125名建卡立档贫困户劳动妇女就地就业。

将文化的种子传承下去

在扶贫车间的工作过程中,绣娘的手艺越来越精湛。刘林洋说,每次交给绣娘的打样,就选取一个大概的纹样廓形,配好色后,所有的创作就交给她们自由发挥,每次交打样时都会让刘林洋收获惊喜,这些手指间绽放的美,既蕴含传统又充满创意。

如果说让母亲能回家陪伴孩子成长,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生活景象,是这个扶贫车间给孩子们送出的第一份大礼,那么让孩子能跟着母亲到上班的地方玩耍,在玩耍中接触民族的传统手艺,则是他们送给孩子们的第二份大礼。

今年4月,扶贫车间规模从2间扩大到4间,在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上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设计。空间的操作台采用矮桌低凳,户外的晾布台同时兼顾了孩子们的休闲玩耍……车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苗、侗、水、瑶各族孩子一起欢快嬉戏,不少小女孩还跟着大人学起了传统手工艺。

“让孩子们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接触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乡愁和文化的种子我们有责任传播下去。”刘林洋介绍说,“我们还在谋划内循环链接本地零散的手工艺资源,将多方资源整合到一起,带动大家更系统地参与进来,一起打造榕江县手工业产业系统。”

以蓝靛为主联动农文旅产业

榕江老街上,推开两湖会馆的大门,似乎进入了传统文化守护与变现的共鸣空间。这幢有着200余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宛若被唤醒,正迸发出蓬勃的生机。

侗布、蜡染、刺绣、竹编等榕江手工艺品罗列在四周,着实令人眼前一亮。“通过政府+平台+渠道”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我们将当地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文化、手工艺,设计研发成更具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带动贫困民族村寨手艺人从事文创产品生产,增收脱贫,也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机。”刘林洋说,目前文创中心已与6个手工合作社600余农户1300余人合作,从事文创产品生产。

由板蓝根衍生出来的产业,形成一张县域文化新名片,一个生产和体验基地,一个蓝染非遗文创中心,一个蓝染扶贫车间,一次校企合作新匠人孵化,一个线下“蓝染”主题生活美学馆,一个以发现和深度解读贵州手工艺的深度文旅产品等等,以蓝靛为主题的一二三产农文旅产业已悄然启动。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陶元 通讯员 吴方千 钟洁  编辑:高婷婷
返回
让母亲回家让爱团圆背着娃,带着花,在贵州省黔东南榕江县卧龙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十几位母亲正在扶贫车间内一针一线地绣花,这个由桐庐县榕江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千匠百艺扶贫车间自去年5月开业以来,已帮助小区内200多位母亲在家里或小区内实现就业。“通过政府+平台+渠道”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我们将当地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文化、手工艺,设计研发成更具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带动贫困民族村寨手艺人从事文创产品生产,增收脱贫,也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机。如果说让母亲能回家陪伴孩子成长,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生活景象,是这个扶贫车间给孩子们送出的第一份大礼,那么让孩子能跟着母亲到上班的地方玩耍,在玩耍中接触民族的传统手艺,则是他们送给孩子们的第二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