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苗绣变成了“脱贫生产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8-25 09:42:01 Tue   

杭州日报

52岁的杨优农坐在小凳上,双手在织锦带上挑织经线纬线,翻飞自如。在她身旁,绣娘们穿针引线,布上作画的情景随处可见。身后的车间,陈列着多姿多彩的苗族男女服饰、苗族饰品、刺绣以及蜡染服装等,充满了浓浓的民族风情。

两年前,杨优农一家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望丰乡乌的村,搬到城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儿子在外打工,媳妇在县城工作,孙女在附近刚建好的雷山县第三小学上学,平时她就带着小孙子在家门口的车间里工作。这对她和家人来说,是安定,更是幸福。“别看我年纪大,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有一千多的收入哩,还能给孙子不少零花钱。”杨优农笑得一脸满足。

杨优农工作的车间叫“蝴蝶妈妈的世界”,是上城区对口帮扶雷山建起的9个扶贫车间之一。它位于羊排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雷山县非遗产品的研发、生产、展销、体验和培训中心。他们通过引入设计、打通市场,把苗绣等非遗技艺变成了当地脱贫的生产力,也让更多年轻的贫困劳动力在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同时,还多了一份对本土文化匠心传承的自豪。

非遗+扶贫 激活苗绣背后的“生产力”

苗绣是苗族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传统刺绣技术、技能,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雷山好多做传统手工艺的都是小作坊,但很少有人实现规模化生产。”“蝴蝶妈妈的世界”扶贫车间负责人凤佳琦是一个东北姑娘,在苏州上大学时曾接触过雷山苗绣,毕业后因缘际会来到雷山,便留了下来。她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雷山传统手艺和现代化的经营模式结合,做好非遗产品。

凤佳琦说,蝴蝶妈妈被视为苗族的始祖。“我们把品牌取名‘蝴蝶妈妈的世界’,就是想让产品具有雷山标识,让大家更多了解雷山文化和非遗故事。”

“雷山是苗族文化大县,很多非遗资源具有产业化开发的经济价值,以‘非遗+扶贫’的模式,可以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在上城区挂职干部、雷山县委常委、副县长周骆斌看来,非遗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的独特优势。更为长远的考虑是,这也是和当地群众具有感情共鸣的产业,当打通和市场的通道,老百姓就会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从而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

此前,来自上城区的扶贫干部们在走访时发现,大多数苗家女子自小就会苗绣,但只把刺绣当作休闲和乐趣,没有形成经济效益。“现在雷山很多地方还保有集市的习惯,大家拿出家里的农产品、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拿到集市上相互交易,但并没有把产品卖出雷山的概念。”为了让非遗手艺走出大山并带动脱贫,扶贫干部将“蝴蝶妈妈的世界”扶贫车间纳入了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10万元,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投入760万元。每年,按照项目总投资额的5%分红给30户贫困户,之后每年按照该项目产生的效益进行分红。同时,可以吸纳包括杨优农一样的100多位搬迁移民就业。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吕啸 钟啸宇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杨优农工作的车间叫“蝴蝶妈妈的世界”,是上城区对口帮扶雷山建起的9个扶贫车间之一。”“蝴蝶妈妈的世界”扶贫车间负责人凤佳琦是一个东北姑娘,在苏州上大学时曾接触过雷山苗绣,毕业后因缘际会来到雷山,便留了下来。“我们把品牌取名‘蝴蝶妈妈的世界’,就是想让产品具有雷山标识,让大家更多了解雷山文化和非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