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12月7日,东新园小区发现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开始实施封闭管理后,陈佩君便爱上建群。
13天来,她一口气建了4个群,每一个都很热闹。
陈佩君是谁呀?东新园小区的居民也不一定说得上来。但很多人爱进她建的群。4个群中,2个蔬菜团购群、1个线上医疗群、1个心理疏导群,有1000多人。
“大家认不认识我没关系,只要对他们有用。”陈佩君一开始不以为然。不过,随着天天像“一家之主”一样在群里帮大家解决问题,她的想法开始变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我、信任我。
她不否认有自己的“小心思”,“我今年5月份成了小区业委会副主任,认识我、信任我的人越多,以后就越能带着大家办事呀!”
10斤20元,即领即走
菜都领完了,她还没开始收钱
陈佩君建的前两个群都是蔬菜团购群,12月10日建的。在建群之前,她先带着大家在小区总的业主群里团购过两次菜。
第一次团购的是洋葱、土豆、大白菜、包菜、胡萝卜。5样菜各2斤装袋,一袋十来斤共20元。当时是东新园小区封闭管理的第二天,正是大家紧张囤货的时候。不过参与团购的不到20户人家,总共才40袋。
东新园小区封闭管理时,陈佩君刚好在外地,恰好无需回小区隔离。为了这40袋菜,她专门跑了一趟勾庄蔬菜批发市场。
“我从来没接触过蔬菜这一块,又是第一次带着大家团购,万一有问题,岂不是好心办坏事了?”在发起团购前,她通过工作单位食堂老板找到了食堂合作的蔬菜批发商,但她还是有些担心。
当天,她从勾庄带回60袋菜,全部送进东新园。“多了没事,剩下的可以送给更多邻居。万一不够才麻烦。”陈佩君担心,很多需要菜的老人不会微信接龙。
果不其然,菜送进小区没一会儿,便被领光。
“钱怎么付呀?”很多拿了菜的邻居在群里问。陈佩君这才把收款二维码发进群。
“我一直担心邻居们不满意,不敢收钱。”陈佩君做好了准备,大家要是不满意,钱就不收了,就当为小区防疫做贡献了。
当天下午7点多钟,陈佩君收到了1200元,钱一分都没少。
大家呼声很高,要求赶紧第二轮团购。为了不让团购蔬菜的消息淹没在群里其他消息中,就这样,2个蔬菜团购群建起来了。
受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启发
想到应该把更多服务搬到线上来
陈佩君说,想到蔬菜团购,是受无症状感染者病例的行动轨迹启发。
12月7日、8日,东新园小区2天内出现了2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陈佩君仔细看了2个人的行动轨迹,发现小区周边大大小小的菜场、超市都在轨迹里。
东新园小区是杭州目前规模最大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之一,有6个苑,住着5206户家庭16500位居民。小区里一排热闹的小店,即便封闭隔离,大家也不愁买不到东西。
但陈佩君想得更多,“小区封闭就意味着风险还在,这个时候大家一股脑挤进小店里买菜购物,岂不是有风险?”
她说,大多数年轻人都会网络购物,但毕竟小区太大了,还有很多不太会用手机的人,“总有人需要帮助的”。
她还注意到一个变化,平时冷冷清清的小区群,在疫情发生后,异常热闹。大家有任何事情或问题,都发在群里,互相帮忙,好像一家人一样。
小区封闭管理的第三天,一位业主突然在群里求助:小朋友出现严重口腔溃疡,可以吃点什么药?
陈佩君突然意识,除了吃饭问题,看病也是个大问题,应该把更多服务转移到线上。
“我性子有点急的,当时就翻通讯录,拉医生好友组了一个医疗群。”她把浙一、浙二、邵逸夫、同德、浙江医院近20位医生、护士拉进了群里。
群建起来,陈佩君第一件事是向朋友们“道歉”,“没有一个个征求你们同意便建群,实属无奈。现在大家出不了门,有病去不了医院,还得请你们帮忙在线诊断。”
令她没想到的是,朋友们纷纷在群里夸她想得周全:远程诊疗本来就是发展方向,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为防疫出点力了。很多医生护士又把同事拉进群里。
疫情过去后,这些群可能就没用了
但我相信,邻里关系已经变了
管好4个群,处理蔬菜团购、疾病问诊,不是陈佩君一个人能完成的。小区里很多志愿者、医护人员申请加入群,跟她分担。
陈佩君忙着采购蔬菜,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统计团购清单的活儿。由于陈佩君进不了小区,蔬菜送到大门口后,物业工作人员将蔬菜运进小区,交给志愿者们清点、分发。
“整个流程是一大批人在配合合作。”陈佩君说,有些封闭楼里的住户,志愿者会送到楼下,再由楼道里的“大白”挨家挨户送。
医疗群里的医生问诊则跟小区里的卫生服务中心做起了“线上线下”搭档。在卫生服务中心,住在东新园小区里的几十位医护人员自发组成了志愿者队,帮大家看病。
浙医二院眼科医生郑芳刚好住在东新园小区。她既在群里解答问题,也在卫生服务中心做线下志愿者,“我一个人在线下,我的同事们在线上帮忙,看起来是我一个人,其实背后是一大批人在帮忙。”
伴随着帮大家解答问题,郑芳对小区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平时工作忙,孩子也小,对小区里的事情不太关注的,甚至都不知道有社区存在。”现在,她会惦记邻居的麦粒肿有没有好一点,隔两天打电话问问情况。
陈佩君说,疫情过去后,蔬菜团购群、医疗群可能就都用不上了,但大家已经迈出了有事情找邻居,互相帮助的第一步。未来,邻居之间不会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