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小时待命,一天经手上万份核酸检测样本……腊八节,感谢杭州这群距离病毒最近的人
发布时间:2022-01-11 08:48:32

都市快报讯 凌晨两三点接到援助电话,来不及跟家人告别,立马打包出发;厚重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天,一天经手上万份核酸检测样本……

一场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当大家谈新冠色变的时候,有一群人,哪里有疫情扑向哪里。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一群人,也是这场特殊战役的最美逆行者。

上周四,驰援宁波市北仑区的杭州市核酸检测机动队25名队员顺利返杭。昨天是腊八节,也是援甬医生戴卫健上班的第一天。他和同事,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谢菊艳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凌晨发出援甬集结令 1小时内集结完毕 北仑第一个晚上检测12000份样本

2007年走出校园之后,戴卫健就进入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目前是市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医师,也是“最美抗疫卫士”和“最美检验人”。

去年12月底宁波出现新冠疫情,今年1月1日凌晨,杭州市卫健委紧急下达了杭州赴甬支援核酸采样和检测的集结令,其中成立核酸检测机动队的任务就落在了市一医院、杭师大附属医院、市三医院、市中医院、市红会医院、市妇产科医院和市儿童医院等7家市属医院身上。

戴卫健和谢菊艳差不多同时接到电话通知,两个人做了同样一件事,起床、收拾行李,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匆赶往医院集合。

“其实家人都已经习惯了。”虽然谢菊艳在收拾行李时尽量做到轻手轻脚,还是把爱人吵醒了,爱人从床上爬起来,默默地帮谢菊艳收拾了行李。

这支25人组成的“赴甬核酸检测机动队”,第二天上午一到宁波,就开始投入紧张的战斗。

戴卫健同时也是机动队的队长,此次支援的地点是宁波李惠利医院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心。

对机动队来说,援助的每一次,遇到的都是新实验室、新仪器、新组员。队员们从熟悉实验室、统一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行为等工作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当天傍晚开始核酸检测工作。

无论是取样还是检测,病毒核酸检测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每天接触的成千上万的样本中,可能会含有高浓度新冠病毒的痰和咽拭子标本。

戴卫健记得,到宁波的第一晚就完成了12000多份试管样本,合计12万余人次的检测量,有队员第一天就熬了个通宵。

最大的困难是不确定性 每天领任务就像开盲盒

和戴卫健固定驻扎在宁波李惠利医院的实验室里不同的是,作为采样医生的谢菊艳,每天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不确定性。

谢菊艳被分配到了宁波北仑的一个管控区,风险高,而且点位很分散,每天领任务就像开盲盒。作为这次机动队的另外一位队长,在结束一天辛苦的采样之后,工作并没结束。回到酒店,医疗队要开复盘会,小团队也要开复盘会,综合汇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防再次遇上。

每天各种工作结束之后,在凌晨两三点,组长群里会公布第二天采样的点位,谢菊艳则要根据第二天的点位重新安排组员,并一一通知到位。还没怎么合眼,又到了四五点钟,大家已经在酒店门口集合出发。

有时候,各个组之间还要打配合。比如这个站点结束得早,但别的站点特别忙,就要支援其他站点的采样。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但在72小时里,谢菊艳几乎时刻处在工作状态。

离病毒最近的人 是医生也是救火队员

这次去宁波抗疫,并不是戴卫健的第一次自告奋勇。

早在2020年初武汉疫情告急时,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成立了“应急外派医疗队”,时刻待命准备援驰武汉,戴卫健是最早报名的一个。

2020年6月,浙江省医疗队驰援北京,戴卫健是检验医疗队的副队长,大家扛着加氧枪、扩增仪等检测设备和耗材,到了北京的第一件事是安装、调试各种设备。不会安装设备的医生不是好医生。对于大部分检测医生来说,这是人生第一次安装设备,一边远程向工程师求助,一边开始投入了紧张的战斗。

检验医生,也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6月北京的夏天闷热,穿着厚重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护目镜、面罩,每天热得浑身湿透、头晕目眩,不断重复做着一模一样的检验程序。

为了做到“人停仪器不停”,医疗队24小时排班,经常日夜颠倒。医疗队入驻后,实验室新冠核酸检测能力翻了两番,日均最大检测能力达到13500人次。

一场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对戴卫健来说,除了检验医生这个身份,自己更像个救火队员,哪里有疫情就扑向哪里。

疫情防控常态化 穿防护服也成了常态

随着疫情防抗的常态化,戴卫健逐渐适应了任务“突然”来袭和长期待在实验室的工作节奏。“这两年穿防护服的时长,比过去十几年的加起来都多。”

而谢菊艳则对每两天就要做一次的核酸检测也没了恐惧,“其实我们医护人员一开始也会觉得挺难受,但‘捅’着‘捅’着也适应了。”谢菊艳笑称。

昨天是腊八节,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上,戴卫健和谢菊艳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由饿了么联合胡庆余堂为他们准备的腊八粥。

来自宁波的饿了么骑手王展,在向两位医生递上腊八粥的时候,突然深深地鞠了一躬。“作为一名宁波人,特别感谢杭州的白衣天使。”

为了响应疫情防控的需要,避免人群聚集,除了援甬医护人员,胡庆余堂和饿了么还为更多杭州市民送去了便携式腊八粥。

根据都市快报上周日发布的读者调查,“响应疫情防控,在家喝粥”,成了57%读者今年的选择。而随着传统佳节的临近,饿了么平台“腊八”、“粥”的搜索频次明显提升。数据显示,腊八节前的一周订单,比上月同期增长了近4倍,其中桂圆莲子粥、红枣八宝粥最受欢迎。除了在线下体验节日气氛,通过外卖平台提前预订腊八粥, 也成了众多市民的新选择。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沈积慧 楼金靖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