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凭借一副热心肠 66岁阿姨成了“社区名人”
发布时间:2022-07-16 10:10:00

一头利落卷发,一身自己裁剪、缝纫的条纹连衣裙,记者初见66岁的朱小华,是盛夏的14点。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这位阿姨的生活可谓比50岁时还要忙碌,想要在上午与其见一面,她总要提前看看日程安排。国营服装店下岗,再就业卖薯片成为“华东最佳”,无论是处于什么时代、什么年纪,这位阿姨“要么不做 要做就做好”的人生理念总是在质朴中透露着一股热情。

下岗再就业 荣获“华东最佳理货员”

为治好肩周炎 慢慢成了“知名达人”

“我年轻时卖服装,跟各种人打交道,后来自己开快餐店、去超市当营业员,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认真真、争取‘最好’,像当年我在超市推销薯片,第一年就做到了70万元的营业额,第二年达到200多万元,当时上海的领导还来杭州慰问过我,后来还获得了‘华东最佳理货员(销售员)’称号。”49岁那年,因常年频繁搬货,朱小华的肩周炎越来越严重,当时,身边的同事曾告诉她一个“免费的好方法”——多跟社区联系,多认识爱好文艺的居民,一起锻炼、跳跳舞,很快就能康复。

50岁那年,朱小华如愿退休,但忙碌惯了的她,并没有因此闲下来。因各类爱好越来越多,慢慢地,她成了街道、社区的“名人”。可以说,年轻时,她的身份只有一两个;可到了晚年,她的身份却有很多,从编织串珠、制作丝网花、做衣服等手工达人,到打腰鼓、跳舞的文艺达人,再到志愿者、楼道长。十多年下来,各类挂坠、装饰品到底送出去多少,志愿服务到底帮了多少人,没有人知道。

“作品不好看,我索性重做,要做就要做好”

走进采荷街道江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角角落落里五颜六色的摆件,总能吸引不少办事居民的目光,而这些工艺品,不少都出自朱小华之手。采访当时,在社区的协助下,老人的不少作品从社区各处、老人家中被搜集摆放到了一起——小至挎包串珠挂件,高至40厘米包含花瓶的全手工丝网花,以及精致的帆船三角插折纸,相机定格的一刹那,围观的人都不知眼该落到何处。

“前阵子,为了迎接杭州亚运会,我特意制作了带有‘中国必胜’字样的菱形串珠挂件,边长大概20厘米,‘中’‘国’‘必’这三个字做完了之后,观感还比较满意,但‘胜’字因为字体设计等原因,看起来总是不太好看,我索性拆掉,重新做,即便很费精力,但要做就要做好嘛。”迷上手工制作后,朱小华时不时“返工”渐渐成了习惯,一件由直径仅一至两毫米的串珠组成的小挂件,做起来要2个小时;长约20厘米的“玉白菜”摆件,做起来要一周时间,虽然自己有白内障,但发自内心的热爱总是阻挡不了她指尖的舞动。

近些年,除了网购原材料,朱小华还会经常带领老姐妹们,一起搜集单元门口的各种广告宣传单,进行循环再利用。剪切、折叠间,本应被扔进垃圾桶的废纸,变成了水果、花篮、动物、龙船等装饰品。聚会过后,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件,在装点一个个小家的同时,亦把环保的理念传给了更多人。

“只要社区有需要,她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朱阿姨自退休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区、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种志愿活动,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只要有需要,她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在楼道、公园,或是小区各条道路旁,你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社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2018年下半年起,朱小华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垃圾分类志愿者。得益于大家的信任,她从一开始就担任了小队长一职。工作中,除了尽可能多地承担志愿服务,志愿者日常排班、集中发放补贴等工作她也都归她管。在其丈夫眼中,朱小华整天“不着家”,家里的大事小情也基本都归他打理,但这些都不算事儿。而在朱小华心里,她之所以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离不开丈夫的默默支持。

“我们社区很有爱,像独居、孤寡、残疾等群体,都有人结对帮扶,大家经常聚,比如挑个日子,在公园聚个餐,每个志愿者自己带一道拿手小菜,凑在一起就是一桌子美味,其实吃得多好并不是重点,关键是能有人陪这些老人们说说话,生活有一点乐趣、有点盼头。”多年来,朱小华的手机总是保持开机状态,独居的老人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总能第一时间找到她。从知天命到花甲之年,面对别人对她的称赞,朱小华总是说自己只是“爱好比较多而已”;面对记者关于“是什么支撑您能一直保持热情”的提问,她坦言,天生一副热心肠,或许是最大的动力。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徐文强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