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涵凯 老家中国台湾/盒马工坊杭州地区负责人
杭州日报讯 “麻鸭至少要煮4个小时,笋干不能放太早,不然它的酸涩会浸到汤中。”80后小伙许涵凯是台湾人,主修会计,毕业后却在餐饮食品领域深耕超10年。许涵凯自称对中国传统美食有着强烈的热爱,如今是盒马工坊杭州地区负责人。
许涵凯的家人都在台湾,而今年春节,为了响应“留杭过年”的号召,许涵凯打算留在杭州过年,“其实很想妈妈,往年我都是两三个月回去一趟,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其实已经差不多一年没回家了,不过过年为了安全,也留在杭州过年吧。”
巧的是,今年在“就地过年”的大背景下,居家年夜饭也成为新趋势,半成品菜、快手菜的消费需求猛增。对许涵凯来说,不回家过年,但让大家过年吃上最正宗的年味儿,是他觉得最快乐的事。
对此,许涵凯和他的团队几个月前就开始启动,围绕浙江本地美味,研发4到6人的小家庭年夜饭,其中就包括黄鱼烧年糕、笋干老鸭煲、草绳扎肉等地道的浙菜精华。
“像这款笋干老鸭煲,取材于绍兴麻鸭、金华火腿、天目山笋干,文火慢炖、肉嫩汤醇,是老一辈人心中最有代表性的杭帮菜。”许涵凯称,这款由盒马工坊和老字号张生记联合推出的产品,单店单日最高卖出近300份。许多顾客尝鲜后,纷纷称赞吃出了小时候的杭州味。
老字号里年味足,但如何把一煲一煲手工熬制的传统年味标准化、批量化、零售化,且保留它的原汁原味,这是摆在许涵凯面前的最大难题:一锅多少只鸭最合适,水是600升还是800升,火腿是5两还是6两……前后四五批次的失败,这款年菜才最终得到张生记创始人张国伟本人的认可。
对许涵凯来说,这样的曲折经历是家常便饭,“不是每家老字号都愿意尝试新零售,最难的是说服他们走出第一步,要反复地沟通和讲解,我做梦都可以把这些话复述一遍。”
这位台湾小伙对美食的专注和热爱,确实打动了不少老字号的创始人和传承人。半年多来,许涵凯先后把九月生活、丁莲芳、三衢味等本地品牌引进盒马,加速传统餐饮的零售化,并推动杭州特色菜向上海、南京、重庆等地扩展。老字号和新零售走出了一条新路径,也让更多消费者可以便捷享受到最正宗的年味儿。
今年春节,在盒马同学的努力下,全国2000款“牛气年货”中,异地特色年货占比超四成,湖南的嫩腊肉、浙江的冬笋和诸暨年糕、陕西的流心柿饼和空心挂面、苏州的八宝饭、上海的大红肠、湖北的蔡甸粉藕、四川的张飞牛肉和儿菜、山东的呛面大馒头等,首次走进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盒区房”,实现手机点单30分钟年味送到家。
“虽然回不去,但是年三十我会在杭州和团队小伙伴一起过,另外盒马门店也需要帮忙。今年我以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过年:为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团聚,准备了一桌桌地道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