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新春走基层:踏进幸福门 更要铆劲干
发布时间:2021-02-20 07:38:10

东北新闻网 2月18日,正月初七。凌晨4时许,大连庄河市青堆镇元宝房村村民王大朋走出房门,掀开贴着“福”字的大棚帘,走进一间培养室。这里存放的菌棒,是他们合作社的“命根子”。

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菌棒垛,王大朋满脸欣喜。加温炉煤火很旺,一位村民正在一旁值守。“温度刚刚好!”此刻,王大朋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菌棒是去年11月下旬从加工车间移至培养室的。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等菌丝填满整个菌棒,它们将被移至香菇大棚中,在随后的7个多月,持续为菇农带来收益。

3年前,王大朋的生活与种香菇并不沾边。元宝房是大连市低收入村,和其他村民一样,王大朋家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5口人辛苦一年,就剩个五六千元”。

为了让元宝房这类低收入村早日脱贫,大连市出台了许多扶持、激励政策。镇、村领导班子经过广泛调研,决定借助相关政策引种香菇。

“菌棒3元多1根,政府每根补贴2元。”2018年4月,王大朋成为村里首批菇农之一。当年种菇,当年就获得比种地高数十倍的收益。他干劲更足了,目前大棚数量增至18个,成为村里最大的种植户。去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香菇仍供不应求,每根菌棒的年纯利润达到2元左右。

春节前,王大朋按照农村过年习俗,杀了一头大肥猪,邀请了60多位跟他有过合作关系的村民,吃了顿热气腾腾的杀猪菜,“收成好,心里高兴,得庆祝一下。”王大朋说。

香菇让王大朋尝到了甜头,他有了更多的想法:前不久牵头成立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准备与菇农抱团打造自己的香菇品牌;菌棒生产车间已建成,既可以满足合作社香菇种植需求,又可以接受村民的加工订单;和3位村民合伙建立了一处气调库用于储存鲜菇……

春节这几天,白天陪家人,晚上就一头扎进培养室,王大朋说,心里放不下菌棒,夜间总要起床三四次,察看炉火和温度。“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当然更得铆足了劲好好干,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好上加好。”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