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八婺聚力 看金华如何同频共振 从共建迈向共富
发布时间:2021-07-12 18:43:40

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你想象中的金华,是什么样子的?

近日,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金华市政府组织专家团队,把未来城市群形态布局在一个大大的“D”字型空间里。

“D”字勾画金华区域融合的未来:金义一体是区域联动的桥头堡,从金华市区再到义乌,连结成一条核心廊道,逐步形成以其为核心集聚,同时外围城市相连的区域结构。

曾经,有八婺之称的金华,市县之间、县县之间是出了名的“散装”,阻碍整体发展不说,还影响到交通、饮水等民生问题。

“想要共富,先行共建。”金华市委书记陈龙告诉记者,新世纪以来,破散促聚、共建金华这一理念,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已日益成为共识。

尤其自2018年起,金华开始推进市域系统性共建,推动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一批重大共建项目落地,饮用水等资源要素全市统筹,核心区30分钟通勤圈基本形成,产业协同不断跨区突破,民生保障全域共享,网络状城市群、组团式现代化都市区建设雏形初现。

共建红利不断释放。今年一季度,金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交通和民间投资增速、进口增速等指标均列全省第一,GDP增速全省第二。

八婺聚力,金华不一样了。

共饮一江清水

拆掉储水桶全市一盘棋

八婺合力的故事,还得从义乌人的一个储水桶讲起。

熟悉义乌大街小巷的人,不难发现义乌城乡面貌发生的一个大变化:原来几乎每家屋顶上都立着的储水桶,逐渐消失了。

“早年限时供水是常事,储水桶是标配。最近一两年自来水没停过,水质也好,储水桶再没用过,倒是成了累赘。”当地群众说。

义乌是典型的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水平的1/6,随着发展加速、人口增长加快,水荒日趋严重。但邻居东阳,人口约是义乌的一半,水资源总量却是义乌两倍多。这成为金华境内资源要素不均衡的一个典型。

问题出在跨区域统筹难。两市曾经过多轮协商,在本世纪初签下了国内首例水权交易协议。东阳来水缓解了义乌的供水紧张,但若干年后,双方争议的阀门打开了,觉得吃亏的东阳一度想终止协议。用水难还是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义乌人头上。

解决之道在于加强市一级统筹,让各方诉求都能合理照顾到,达成以共建实现共赢的共识。

理念一变天地宽。在金华市协调下,双方于2019年签订一个新供水方案,义乌的水荒基本得到解决,东阳也多了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子。更关键的是,双方合作从水中来到岸上,开展了道路建设、民生事项异地办等多个合作项目。

东阳与义乌、浦江与义乌、磐安与永康……到去年底,金华有6个县实现结对供水,年优质水资源可交易量达到1.16亿立方米,103万人因此受益,全市供水实现跨区域统筹。

共饮一江水,成为705万金华人获得感最强的共建项目。

在婺城区,记者看到这样一幕:两条管道跨江而过,一边是婺城送往兰溪的清水,一边是兰溪运往婺城处理的污水——目前婺城新城区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的污水中,有六分之一即约1万吨来自兰溪。

送清水,收污水,婺城人并没觉得不划算。婺城新城区管委会建设处副处长杨镇坦言,全市都已一盘棋,两地共享资源和设备,理所应当。

共建一条道路

交通先行畅享同城生活

最近,金华盛行“同城风”——

在市区工作的人,喜欢到武义乡下吃晚饭;浦江人白天到义乌工作晚上回家;兰溪人置业,婺城是重要选项之一……

这一变化离不开金华正在建设的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核心区30分钟通勤圈。它由轨道交通、城际快速路、高速公路等组成,从高空往下看,形成了一个“D”字型,把各县市串联起来。

这一“D”字型交通网络,金华人盼望已久。2019年,金华专门成立金义都市区共建办公室,统筹全市共建工作,综合交通项目建设被作为共建的龙头和基础来抓。

今年2月出台的金义都市区共建项目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中,7个涉及自贸区金义片区、金兰同城、兰溪—婺城战略合作等的重点空间优化项目中,几乎每一个都安排了交通设施建设;20个全市设施完善项目中,有16个与交通相关。

城市发展,交通是“先行官”。“D”字的一竖,即整个交通网络的主动脉,目前重点连接金华市区与义乌。这被视为破解金华发展“阿喀琉斯之踵”——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的关键一招。曾经,作为金华两大引擎的金华市区与义乌,其GDP相加也未超过全市的一半。金义一体化成为共建金义都市区的重中之重。

6月28日,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项目金义段通车联调。该项目全长107公里,串联起金华市区、金义新区、义乌、东阳等地,金义段年底实现通车试运营目标。金义都市区迈入“轻轨时代”。

“轨道交通尽管成本高,但运量大、速度快,符合金义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所需,通车后也将提速一体化进程。”金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管中心总工程师刘运化告诉记者。

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345亿元,是金华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但这么大投资并未对市级财政产生很大压力,因为都被相关县市按项目在各自辖区内的里程数“分摊”入股了。

金华人同时在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交通如何在共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金义都市区境内规划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公路(即城区以外的交通),只有城区内的道路(城市道路)。”刘运化说,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相差甚大,相比于公路只需满足通行要求,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组成之一,在建设中还需考虑地下管网、沿线产业、城市配套建设等规划。

如今沿着金义快速路,我们看不到其他城市常见的城乡接合部、县域交界处的荒凉,而是金华科技城、金义信息通信产业园、金华传化公路港等一个接一个的产业项目,一路繁华。

共谋一个产业

分工协作提升区域经济能级

7月,忙碌的火车金华南站附近,记者在一组沙盘模型上,看到了一座即将拔地而起的新城——华东国际联运新城,“十四五”期间浙江重点推介的综合交通产业园区之一。

它位于“一带一路”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等重要节点上,有着非常优越的区位条件:坐落于金华南站与新金华东站之间。这让它将成为全国唯一的东西两侧同时拥有大型铁路货运站的国际陆港。

早年间,金华与义乌物流业间存在线路竞争、相互压价的不利局面。

去年6月,义新欧中欧班列“一品牌,双平台”运营机制出炉,打破恶性竞争僵局。如今,双方线路共享、错位发展、适度竞争,义乌平台主抓小商品,金义新区平台主打原材料大宗商品,产业得以互补,物流效率大大提升。

2020年,“义新欧”开行数量增长165%,从全国第9位上升至第4位。

国际物流领域的合作,成为金华各地产业共育一个重要风向标。

类似的“挑战不可能”正越来越多。比如,其他市县一般明确招商引资中禁止在本辖区内“挖墙脚”,但在金华,“挖墙脚”不仅多,还得到被挖一方的配合。

近日,位于金义新区的江岭高新智造区,正准备到隔壁永康市引进一批企业,牵线搭桥的是金华市经信局。

江岭高新智造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为了帮扶金义新区发展产业,也是为了与永康共建更大的产业生态群,实现多赢。

和浙江其他城市一样,金华也曾以县域经济出名,义乌、永康、东阳被誉为金华县域经济“三驾马车”。但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中,“三驾马车”统筹力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短板逐渐暴露,自身也因为土地、人力等要素限制,遇到瓶颈。

江岭高新智造区这样特殊的园区应运而生。它与永康接壤,两地有道路网络连接,由于地处城郊接合部,土地、人力成本相对便宜。

这个规划面积一千余亩的园区,主要接受永康溢出的成长较快的企业,如今有三分之二的规上企业老板是永康籍。

永康也颇感振奋。江岭高新智造区不但没有成为对手,反而成了帮手,使得当地产业链可以拉得更长、更完整。

如今已有一些企业在金义新区、永康两边布局。知名的园林工具制造商浙江白马实业有限公司,其旗下智能割草机的电机电控产自江岭,砂轮等产自永康。多位企业负责人直言,这对当地企业、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大有裨益。

“三驾马车”有了周边县市助力,正朝着都市区经济疾驰。

越来越多的改革红利、政策红利,也在都市区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

随着去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正式挂牌,金华进入“自贸区时间”。如今,260项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金义片区已复制推广190项。今年1月至5月,自贸区金义片区新增企业11186家、占全市新增的25%,企业总数突破4.3万家。

共惠一城百姓

逐个打通民生难事“断头路”

思想共融、机制共建、产业共育……共建金华,如今已向10方面“共”展开,而让当地群众点赞频频的,民生共享是其中的关键。

尤其是被纳入今年金华重大改革项目的打造“全民安心医保城市”,更具潜力。

曾经,基本医保政策不统一、不同群体间待遇不平衡,是共建金华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

为了让老百姓“无病安心、有病宽心”,金华一直在深化医保改革。2018年开始,金华全域实施“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制度,在缴纳大病保险基本保费基础上,增加“选缴”模块,参保人可自主选缴,每份100元,最高可选缴3份。自此,金华全体参保人员的住院和门诊报销待遇不再区分城镇还是农村,而是通过选档缴费,实现城乡一体。

“我缴了3份,每天花费不到一元,却能享受一整年的安心。”市民盛女士家在农村。她去年做了一场手术,花了27.4万元医药费,因为参与“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医保报销金额24.8万元,自费不到3万元。

金华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制度推行以来,已为全市40万名大病患者减轻负担45亿元,住院综合报销水平从62%提升至85%以上。2020年,金华全域困难人员自费医疗费用超5万元以上的仅44人,占全省2662人的1.65%,占当地参保人数的比例全省最低。

医疗、就业、教育、养老……民心所向皆在共建蓝图中。

走进金磐经济开发区,这个面积才2.1平方公里、约西湖湖面面积三分之一的园区,多处可见“未来工厂”“买全球、卖全球”等元素,似乎正在告诉来人,曾经的异地扶贫帮扶对象,现在也是实力选手,早已踏上“反哺”之旅。

这块贡献了磐安工业产值、GDP、税收各三分之一的经济飞地,如今已成长为金华经济版图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亩均产值、税收居金华首位,并为金华市区贡献了5万多就业岗位,累计投入120亿元用于当地道路、绿化以及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磐安县政协副主席、金磐开发区党委书记陈平感叹,当地老百姓或者前来务工的磐安人,以前有多“泾渭分明”如今就有多融洽,都习惯说“我们的开发区”。

共享的还有金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散步健身,可品尝美食,可欣赏民俗表演,这不是某一个景区,而是金华市域河流干支流两岸的空间,市民随时可以接触的生态廊道。

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级调研员贾亦俭告诉记者,在开展金华国土空间规划时,滨江空间如何规划使用被特别提了出来,“江河湖泊曾是我们交流往来的主要渠道,是美好家园的一部分,它们能否重现昔日荣光?”

于是,生态廊道作为金华大花园建设重点平台被提上日程。仅在2020年,当地投资240亿元,谋划建设项目200个。

婺江两岸长达396公里的主干道上,断头路被一一打通,从东阳开始骑行,沿江而下可达兰溪。沿线100个自然及人文景点得以发掘,大景点中配套以“口袋公园”等小景点为点缀,群众休闲旅游有了新去处。

徜徉江岸,绿树荫浓,江水汤汤,浙中城市群未来的想象空间,正在展开。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蒋蕴 金春华 蒋梦桦 徐贤飞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