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报道 数字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是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牵引,也是建设“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7月6日,萧山区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场景发布会上,双碳大脑、健康大脑、小额工程数智治理、平安村社、亩均论英雄等五大场景重磅亮相。这些应用场景,是萧山在数字化改革“新赛道”上的先行先试,从中也可以捕捉到浙江数字化改革方向与路径的“蛛丝马迹”。
找准“小切口”
数字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不是就改革而改革。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小切口。
30万元至400万元的小额工程大多是最贴近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在萧山,这种小额工程去年有1500多个,总金额达到27亿元,项目量大面广。但这一领域存在“三多三难”问题,亟待破解。比如廉政问题多,风险防范难;项目数量多,行政监管难;交易程序多,效率提升难。
聚焦这“三多三难”,萧山小额工程数智治理平台应运而生。运行五个月来,已有明显的三大成效。第一,小成本大效益。开发费用仅28万元,但已累计节约交易资金约2.9亿元,为企业节约成本7500多万元,节约时间1万多小时,现场开标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10分钟,时效提升了91.7%,实现各方主体零跑腿。第二,小平台大纳管。全区1000多家单位进入该平台,并构建起现场管理、行政监管、纪检监察三级协同的大纳管体系。第三,小切口大作为。从工程交易的小切口入手,切实破解了一些疑难杂症,最终落实到了基层治理、营商环境、廉政建设的大场景中。
同样的“小切口”思维也体现在“平安村社”应用场景中。随着经济发展,小区停车难导致消防通道被堵的情况屡禁不止,为破解难题,萧山研发了打通生命通道的应用场景,对高层住宅的消防通道进行违停实时监控,前端的智能感知摄像头发现车辆违停超过1分钟,将现场语音广播进行劝离;如果违停超2分钟,则通知物业人员进行现场劝离;如果违停超过30分钟,则变成预警事件自动推送至镇街四平台进行处置,同时告知消防大队到现场开展执法。
据了解,萧山平安村社2.0版已启用在线消防站、在线警务站、在线交治站等场景,年底将推广至全区每个镇街。
的确,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一定要用好系统工程方法。这个方法的核心要义,是把复杂系统分解成简单系统,从大场景中找到小切口,一件一件去做,然后再集成,这也将有力牵引萧山的数字化改革。而如何找到这样的小切口?这就需要改革者秉持数字化思维,秉持需求、问题、效果和未来等导向,去研究和发现。
接下来,萧山将主动对接全省第一批“三张清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需求的痛点难点事项,聚焦“共同富裕”“智慧亚运”等重点工作领域,坚持急用先行、攻坚突破,加快进度、挂图作战、对账销号,扎实推进多跨场景重大改革,精准、有力、高效抓好重点场景应用建设。
打破数据“围墙”
当然,数字化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政府立个项、给笔钱,建个门户、上个系统,而是重大集成创新带硬核改革。这场改革背后,数据已经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一样,成为主要战略资源,数据开放以及数据安全,也是绕不开的核心问题。
萧山“健康大脑”从架构开始,一贯的理念,就是这一平台政府可以用、企业可以用、老百姓可以用。近日,家住萧山瓜沥镇的陈梅昌老人到社区服务站就诊时,社区医生一键就能查阅陈大爷近年来在各个医疗机构的所有检查和结果。“如果遇到疑难问题,我们还可以发起远程会诊,选择数字医共体中的上级医院专家会诊。而且,病人在家门口也能享受慢病远程续方、送药上门等服务。”医共体医生鲁建锋说。
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则得益于“健康大脑”构建的两张网即“医学高峰网”和“基层服务网”,融合了564T数据,包括病例数据1146万份、影像数据2.7亿张、处方数据1.9亿条、检验数据4873万份……可谓厘清了区域数据一本账。原本散落于政府、医院手中的数据,开始“自由流动”起来,既让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也让数据的所有者老百姓从参与者变成了受益者。
确实,进一步打破数据“围墙”,释放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价值,让数据本身产生的价值得到几何倍数提升。这一点在萧山“亩均论英雄”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打破了省市区各层级和各部门数据壁垒,多跨归集10754宗、11.7万亩工业地块的占地面积、税收、增加值、能耗、排污、R&D支出等数据,为每一块工业用地构建起一个可视化的“数据价值模型”。借助它,政府可以对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低效企业改造提升的项目审批、履约情况等所有环节实施全流程、全闭环的监管服务和督察评估,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考核。
未来,各应用场景之间也将“链接”。比如萧山“双碳大脑”,将为每家企业建一个“碳账户”,未来的碳交易等功能都通过它来实现。某种角度看,“双碳大脑”和“亩均论英雄”两大应用场景,一个聚焦碳排放和节能减排,一个聚焦亩均效应,但异曲同工,它们共同的目的,都是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萧山在破解数据孤岛上的探索,无疑是一个向好的标志,它加快形成政府、社会、企业等多元主体之间良性运行机制,更高效激发生产活力。
不过,数据也存在“安全底线”,开放的同时,也要形成数据安全的壁垒,所有应用场景数据来源于平台、回落到平台。
乘“数”而上
奔跑在数字化改革“新赛道”上,萧山乘“数”而上,改革成果亮点纷呈。比如“清廉村社”建设经验在全省数字化改革第一次工作例会上做交流发言,一体化驾驶舱实现22个镇街驾驶舱标准功能全覆盖,“一键护航”让萧山成为全国首个救护车不用闯红灯的城市,“健康大脑+智慧医院”等10个项目被确定为省市揭榜挂帅项目和重点改革试点。
不过,正如“小切口、大场景”思维,萧山的数字化改革也将以小见大,从小切口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从而加快区域蝶变。
比如,萧山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浦阳镇江西俞村试点开展乡村数字化改革,大力推进5G新基建工作,加速推广数字化场景应用,其人均纯收入已从全镇最弱村大步迈入全镇前列,跑出了共富“加速度”。这得益于江西俞村谋划推进的“数字基建”,5G信号村域全覆盖,完成乡村大脑数据中心和村级数据中心、运营指挥中心及1.2公里“5G道路”的打造,借助5G网络以及智慧灯杆、电子黑板报等设施,也实现“数字+防疫”“数字+平安”“数字+服务”的高效治理。而“数字基建”也培育出了“乾源公社”直播、“聪明兔”等数字技术应用品牌。
当然,7月6日举行的萧山区数字化改革重大场景发布会,也向全区发出了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萧山标杆”的动员令,标志着萧山数字化改革再次迈出铿锵有力新步伐。萧山将找准跑道、争创标杆,坚持场景为王,梳理改革思维,加强统筹联动,积极打造具有机制性、制度性创新成果的重大应用,再攀数字化改革新高度。
【专家点评】
“双碳大脑”全面而客观地构建了县域级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多跨协同共治模式,不仅支撑政府双碳管理的科学决策,也为其他城市树立了典型,值得在更大范围推广。——康重庆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
萧山正在开展的工作与我们团队的研究方向“跑道一致,互补相容性非常强”,这既符合数字化改革的大方向,又促进了医防融合,让医疗走出围墙,让公共卫生服务深入人心。祝愿萧山“健康大脑”在萧山区委区政府的积极行动下,越来越智慧,越来越智能,为浙江的健康事业做出表率。——吴息凤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萧山的小额工程数智治理场景,是交易创新赋能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赋能业务改革的一次积极实践。萧山对小额工程交易的定位精准、站位较高、立足本位,建设内容上体现了务实性、智慧性和支撑性,通过一个小切口,实现了多跨协同的大场景。建议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智慧管理、平台功能,以此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陶国胜 省发改委副主任
平安村社2.0把PC端与移动端紧密结合,便于管理和使用,我觉得非常快捷、高效。该系统能准确贴近治安形势,反映整个社会面的治安状况,提升数据赋能的准确性,对于真正解决实战问题很有意义。我觉得,“萧山经验”符合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能为全国平安治理提供萧山样本、萧山力量,值得点赞。——任文华 浙江警察学院计算机系资深教授
“亩均论英雄”3.0场景的打造,不仅是经信部门的工作,更是各个业务部门数据集成的改革,只有真正实现企业全量数据的高频更新共享,才能及时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形成更为精准的企业画像,为政府提升工业全域治理改革水平、提升精准服务企业能力水平提供数据支撑。希望萧山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考核,为全省提供可以借鉴的示范样板。——魏振华 省经信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