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记者从9月27日下午召开的杭州市数字化改革暨重大项目推进比学赶超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围绕数字化改革和“数智杭州”建设,市委改革办总牵头,全市对照省“152”工作体系,以“5+1”为工作架构,以“三张清单”为抓手,坚持“小切口大场景”、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边学边干,形成了一批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应用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
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主攻“民呼我为”和“数智减负”两大应用,引领场景重点突破。“民呼我为”通过数字赋能整合13大民意载体,进一步健全统一接收、精准分流、按责办理、回访核实、统一督办、评价反馈、分析研判的工作闭环。目前该场景作为省重点多跨场景正在全省推广。“数智减负”场景,已明确纳入省党政机关整体智治主跑道,并在加速推进。同时,首批集成“数智人大”“数智政协”“数智组工2.0”“数智统战”“数智群团”等应用场景。
以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为目标的数字政府系统,对准省12条“浙里”系列跑道,新增“亚运会”特色跑道,确定“1+13+2+X”总体架构。目前,总门户已上线各级场景63个。各地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亮点纷呈的各类应用,形成应用成果107项、制度成果124项、理论成果36项。
以“数字化重塑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数字经济系统,一手抓“产业大脑+未来工厂”重大应用,一手抓多跨场景建设,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前,生物医药和数字安防大脑汇聚产业生态、新智造应用、共性技术等服务。化纤大脑围绕“共享托盘”,每年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5亿元;快递大脑着力打造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新招项目40个;化工大脑推动智慧化工园区闭环管理。5家企业入选全省未来工厂试点,数量全省第一。大华股份实现供应链成本下降22%;犀牛智造打造“卫星工厂”,预计产能增长6倍。
数字社会系统,推动杭州努力打造“有温度”的数字社会。坚持“百姓满意”,谋划论坛、《我们圆桌会》、“金点子”征集活动,从1570条痛点问题中找准高频需求;开展“路演”“擂台揭榜”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34条,推出试点榜单16个。同时,也有大批优秀案例涌现出来。例如,“住房智保”,整合住房全链条管理,探索“多跨合一”的数字化改革路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配套出台11套规则制度,打造“制度重塑”的数字化改革样板。
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杭州数字化先发优势,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等12个场景在全省揭榜挂帅,数量居全省第一。其中,“平安法治实时报表”,聚焦案事件源头治理改革,助力实现刑事案件、诉讼案件、交通事故、安全事故等“七类案事件降下来”目标;“非羁押人员数字监管”场景建设,获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公共交通“三域智理”被列为公安部试点;“信访积案化解”“非现场执法”、交通安全治理“一码一图”、“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等实战场景,解决了一批平安法治领域痛点堵点,受到广泛好评。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数智杭州”建设提供坚强支撑。持续夯实数字底座。积极承接省级试点,省一体化平台14项试点中,杭州承担8项。数据、组件、应用、云资源、项目编目工作均居全省第一。强化数据支撑,新发布接口2555个,调用130亿次,电子证照由143类增加到412类。问题数据响应时长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8小时。积极探索数字孪生,开展8项试点任务,占全省1/3。火车东站未来枢纽调动28个系统,实现风险精准感知、预案仿真推演、三维可视指挥;危化品管理场景形成危化企业监管一本账,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地质灾害精细化管理场景实现全域管控和分级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13个区县(市)在认真承接规定动作、主动创新自选动作同时,探索数字孪生的理念和方法、重塑城市运行与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赋能营商环境优化等等,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多点开花,涌现出一大批数字化改革成果。
在数字化改革的同时,全市重大产业项目也在不断推进。全市今年累计新增亿元以上签约项目223个,新开工项目82个,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占比超九成。今年前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1.6%,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力。
当前,数字化改革已经进入全力跑、加速跑阶段。接下来,杭州要聚焦聚力、系统迭代,努力打造更多硬核成果,推动我市数字化改革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