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宁波8月3日电 近日,随着教育部“双减”文件、严查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通知等相继出台,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焦点。
8月3日,本报记者跟随宁波教育局检查组突击检查了宁波城区多家校外培训机构。
早上9时半,检查组来到中山路附近的一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机构。检查组到达时,正有四五个班在上课。
检查组负责人查看了机构的各项办学资质文件和教师资格证,并随机抽检了几位老师,“除了确认是否为本人证件外,还要确定他们所教学段和科目是否与证件一致。”
随后,检查组走进教室向孩子们了解培训内容,虽然教室里并没有教材,但两名新五年级和新初三的男生在聊天中透露:他们是来培训机构上下学期新课的,复习课和新课的比例差不多为1∶2。陪同检查的机构负责人小吴顿时面露尴尬,检查组负责人的神色则变得严肃起来。“培训进度超过所在县(市)区中小学同期进度和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正是我们此次暑期校外培训机构检查的重要内容。”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制度,一家培训机构每年的信用分为12分,这一违规行为将被扣除3分,同时该机构也失去了本年度参评五星级培训机构的机会。
检查组表示,扣分只是辅助手段,关键要做好引导工作。“国家已经出台‘双减’政策,你们眼下应该考虑转型,例如能否转型为托管班。”检查组负责人的一番话,让小吴连连点头,他说他们已在尝试转型,而且在区教育局多次提醒下,该机构并未向家长预收秋季的学科培训费。
此后,记者又跟随检查组前往2家校外培训机构突击检查。“我们平时经常抽检登记在案的校外培训机构,6月起开始集中整治,所以总体上问题不多。”检查组负责人说。
下午,检查组有了新发现。在检查完一家办学合乎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正准备到下一站时,检查组成员发现旁边还有一家新开的培训机构。检查组人员走进去时,前台的工作人员立即查问我们的身份。而她身边的办学资质展示栏,除了消防验收情况,其他都是空白,更提供不出教师资格证。倒是教师展示栏里,挂了几张显示为各类学科名师的照片。
检查组想要进入教室检查,被前台这位工作人员百般阻拦,“我们不上课,只做托管,不归教育局管”。教室里,正在上课的十几个孩子忍不住回头看。
最后,经检查组确认,这是一家并没有在教育部门备案的无证机构。“回去后,会将这家培训机构转交给综合执法局,尽快进行联合执法。”陪同检查的区教育局终民科相关负责人说。
“这次对暑期校外培训机构兼有偿补课检查,是宁波落实‘双减’文件的第一步,检查力度也是今年最大的,将覆盖全市2000多家经由教育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同时,我们已向社会公布有偿补课举报电话,并开始查处。”宁波教育局局长毛才盛说,针对有偿补课,教育局将“零容忍”,一旦发现,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