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让学校教育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一线探索】
作者:曹君《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4日 14版)
“双减”政策出台后,校外教育机构的“非理性”补课之路阻断了,学校教育的主体责任被进一步明确下来。作为小学校长,我深切地感到,学校教育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上。
“双减”之下,孩子们上学更积极了
开学第一周,很多学校的孩子们都满怀期待地来到校园,因为他们知道,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以前没有过的校本课程可供选择了。以我们学校为例,在小学一年级,我们开设同伴交往课程“很高兴认识你”,四年级开设校园生活课程“小菜园守护神”,五年级的班级文化建设课程《上新了,班级》,六年级开设历史课程《开“史”了》,这样的学习不再把孩子局限在教材与学科中,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交往、游戏、做项目、完成任务、布置展区等等,这样的学校生活是孩子们特别喜欢、人人都能参与的。而这样的学习,过去因为耗时长在学校中的开展会受影响,孩子们还要回家去当作作业完成。现在,课后服务时间里,孩子们可以或独立,或合作,继续完成学习。告别独自在家、生活作息不规律的暑假,这对很多孩子们来说,是件开心的事情。
新学期,北京市教委出台了落实“双减”升级版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意见,学校生活会带来如下变化:
延迟入校时间,保障每个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吃好早饭。
从开学第一周来看,孩子们的入校时间集中在8:00—8:20之间,比过去晚了20~30分钟,这与小孩子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较好的同步,降低了小学生开学时间调试的难度。
体育运动每天1小时,实现了学校学生不管是否当日有体育课,都有户外运动1小时的时间保障。
体育运动分别设置在上下午,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舒展和调试,不出现因为下午在校时间过长,身体出现疲乏的状态。
小学生特别好动,天性使然。顺应天性的学校生活,就是遵循了教育和成长的基本规律,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
给课后服务一个新的定位,保障新时段实现新的教育价值。
我们把课后服务时段定位为“儿童自我发展时段”,并延长至2.5小时。期间,三个时段的课程设计,为孩子提供了完成作业、参与社团活动、体育运动等更科学、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在校学习与在家学习最大的不同就是环境、氛围、资源。所以,我们提出了自主、互助、个别化三个建议,推动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提倡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成就,在此基础上,让教师个别化辅导更有针对性。
从第一周的反馈与统计来看,这样的课后服务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参与率达到94.4%。
“双减”之下,教师们急需建立新的平衡
从教师群体来看,最大的变化主要是以下三点:
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量的增加,工作责任的累加。
因为学生作业辅导与个别化教育成为所有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教师个人生活与学校工作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去自我调适,建立新的平衡。
教师对作业的研究也成为不能回避的课题。过去,减负的要求是减少作业量,确实存在一些老师只做表面文章,一“减”了之。于是,家长们自己行动起来,课上缺了,课下补。当前,“双减”之下,学生作业辅导与教学质量都由教师来扛,由此,对教师布置作业的合理性、科学性的问题就会直接摆到每个教师面前,会倒逼教师重新审视作业设计与儿童发展的匹配度的问题。靠延长作业时间、大量机械练习提高考试成绩的教育陋习在双减形势下,真的无处遁逃。
在我校,今年暑假老师们就提前进入了课程教学的集体共研阶段。各年级各学科将作业研究纳入学习的研究中来,通过团队共研的学习手册,确保作业设计质量,落实学校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质量目标。
在严格控制作业时长,减少作业总量的两个“减少”前提下,我们坚持做到作业设计的“三多”:多布置实践性作业:设计挑战性任务,让作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探究性。多设计长时段作业:延展作业完成的周期,让作业完成周期更有弹性。多提供可选择的作业:中高年级根据分层分类的学习现状,让作业菜单更灵活、更有针对性。
“双减”对教师的要求是,让他们从“辅导者”向“支持者”转型。管控型学校、传统型教师在新的要求面前,会有较大的不适应,毕竟新的要求增加了不少。转型学校、新育人模式推进中的学校就会有较快的适应性。以我校为例,老师们认为延长在校学习时间恰好能够锻炼孩子们独立、自主、协作的学习能力,能更充分地完成学习任务,更便捷地接触更丰富的资源。个别化教育,也能及时帮助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做到面批面改、快反馈。
开学周,各年级生活化的课程学习与下午自我发展时段的项目任务都是老师们提前“备”好的“大餐”,孩子们在此时段,各有分工,忙得不亦乐乎。而老师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观察他们,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支持者”应该是儿童自我发展时段下,教师们新的身份,它比作业辅导者的定位与要求更高。
显然,“双减”给学校可见的变化会带来更多的新课题、新问题,“双减”撕开了传统教育的一个口子,发出了“为孩子重塑教育”的强有力信号。
(作者:曹君,系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