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白露将至 早秋宜多食甘润滋阴之物
发布时间:2021-09-04 15:55:00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暑热渐消,白露将至,我们又迎来了“贴秋膘”的时节。针对贴秋膘,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现在我们每天都能吃到营养丰富的食物,真的还有必要保持这个习惯吗?另外,早秋到底该怎么进补?又该如何养生呢?


贴秋膘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由来已久。古时人们认为,夏季中人们常有脾胃亚健康之症,其中既有季节因素,也有心理因素,身体常常处于消耗之势。因此,进入秋天后,需要用糖、蛋白质、油脂来把夏天掉的“膘”重新补回来。

而从中医上讲,贴秋膘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人们在夏天贪凉吹了太多空调,吃了很多冷饮、瓜果梨桃等寒性水果,脾胃功能偏弱,食欲欠佳,所以到了秋季可适当调整饮食。尤其在我国北方,入秋后气温明显下降,人们就会刻意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增加脂肪摄入,以保证冬天不会感到过度寒冷。

不过,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营养摄入过剩,大部分人其实并不需要“贴秋膘”。养生专家建议,对于夏季食欲很差,东西吃得很少的人群,可适当在立秋之后增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的摄入,但不可在短期内大鱼大肉,这样很容易影响脾胃功能,甚至出现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如果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本身已大于24,即便夏天吃得少,也不建议再贴秋膘。

营养专家表示,入秋以后,不少人会开始觉得口干鼻燥、眼睛干涩,皮肤干燥脱皮,大便也开始偏干,这些都是秋燥所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四季养生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此时可多食甘润滋阴的食物来预防秋燥。

早秋养生,可选择多吃一些白颜色的食物,比如梨、百合、山药、莲子、平菇,它们都是性味甘平的食物。同时,由于早秋还有“秋老虎”的余热,热、湿、燥夹杂,不建议大家吃羊肉、味辛辣等热性食物,等冬至以后再适量食用反而更加。

值得注意的是,秋季进补应以优质蛋白和精肉为主,鱼肉虾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炖肉的时候以清水煮炖为佳,另外加一点萝卜、山楂、陈皮等食材,还能在消除肉类油腻的同时,起到健脾消食,帮助脾胃功能恢复的功效。

入秋以后,可养成泡脚的习惯。泡脚的时候可加五片一元硬币大小的、一厘米厚的姜片来祛寒除湿,水温保持40℃为宜,泡15-20分钟即可。

通常而言,温度要下降至22℃且超过5天以上,才算真正进入到秋天。而在当下,大家应以“上冻下暖”为原则,随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上衣可以适当薄一些,最好上半身穿短袖搭配薄外套,以更好适应温度变化。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徐文强 整理报道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