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加速度起跑 高质量领跑 一季度稳健开局的杭州“密码”
发布时间:2021-04-28 07:56:37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

这个春天,杭州经济稳中向好,实现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首季“开门红”。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生产总值4198亿元,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6.2%。

据了解,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外,杭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基本恢复疫情前水平,“6.2%”这个数字凸显了杭州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也展现出全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不断增强。

一年之计在于春。面对疫情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市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住“稳健”底色,得益于杭州在开局之初就加速起跑。

今年以来,杭州以“精密智控”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住内外需求回暖窗口,积极落实鼓励“就地过年”,支持企业开工稳岗,主要经济指标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大幅增长。

——三次产业快速增长,市场信心持续向好。

一季度,杭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0.1%,两年平均下降0.2%。春季粮油扩面增产,生猪存栏74.38万头,增长18.8%,农业生产基本平稳。

与此同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4亿元,同比增长28.4%,两年平均增长6.5%。从年产47万吨高端纺织化学品的传化智能制造工厂令人大开眼界,到杭叉集团的新能源叉车的开发和推广驶入“快速道”,杭州制造持续回升向好,发展活力显著增强,逐步形成高质量发展梯队。

民生暖色折射经济发展成色。商场成为过年期间市民最热的“串门地”,网上买年货成为新风尚,本地游和周边游备受青睐……今年以来,杭州的旅游、休闲、文化等服务消费稳中趋旺。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杭州市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39.1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2.7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30%。

——三大需求稳步恢复,出口实现“淡季不淡”。

在杭州,随着民营企业的活力进一步提升,以及一系列稳外贸政策的持续加码,全市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1578亿元,增长35.0%,两年平均增长13.7%。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38.12亿美元,增长29.83%,其中跨境电商出口26.93亿美元,增长35.2%。服务贸易出口26.79亿美元,增长83.7%。

消费、投资也都表现亮眼。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汽车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70.5%、36.2%和52.3%。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两年平均增长7.3%;五个结构性指标中,民间投资增长65.7%、工业投资增长34.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0.5%、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84.1%,均高于面上投资增速。

令人欣喜的一连串数据,传递着杭州经济趋优的坚实足音。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的稳健提升意味着杭州的外贸质量、效益持续向优,投资和消费的持续增长,则彰显了全市经济快速复苏的强势劲头,源源不断释放出澎湃动能。

——大企业带动作用突出,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赢得起跑,更要高质量领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杭州也在追求结构更优、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发展。

一季度,杭州规上工业中,产值前十强企业合计增长46.6%,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1.7个百分点。在大企业的带动下,杭州更多中小企业加速转型升级,释放发展潜力,不断涌现新的增长点。

企业信心恢复、市场预期变好的同时,杭州的创新动能、创业活力也不断迸发。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65万人,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12510人,增长12.1%。新设各类市场主体5.89万户,增长48.3%。

以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开放打造新优势。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杭州将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产业和功能区布局,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金洋 通讯员 发改宣 李檬   编辑:郑海云
一年之计在于春。面对疫情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市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住“稳健”底色,得益于杭州在开局之初就加速起跑。今年以来,杭州以“精密智控”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住内外需求回暖窗口,积极落实鼓励“就地过年”,支持企业开工稳岗,主要经济指标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