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共同富裕 争当城市范例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建设未来乡村、成立“乡村新社区”、打造未来社区……余杭“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N种路径
发布时间:2021-07-06 10:11:15

你心中的“共同富裕”是什么模样?是人人都不必担心衣食住行?是家家户户的钱袋子都日渐鼓起?是村村都实现美丽经济跃升为美丽生活?

6月25日,杭州召开了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明确了杭州未来发展的具体目标——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在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当下,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的余杭,勇担探路先行的示范表率作用。

共同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余杭区推进共同富裕的抓手之一。余杭区正从乡村振兴、社区建设、集体经济项目等方面,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年轻力量集聚的“未来乡村”

青山村位于余杭黄湖镇的东北部,是余杭区重点改革项目“未来乡村实验区”试点村。

过去,青山村是个守着青山绿水却不见金山银山的偏远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很薄弱,农民人均收入也不高。而如今,这个静谧小山村处处张扬着“未来乡村”的蓬勃发展力。

从2015年开始,青山村开始着手将存量的村集体资产保护起来并盘活,对年轻人带来的文创、环保等新型产业,村里用“亲和力”十足的租金价格吸引产业入驻。比如,融设计图书馆不但前3年免租,村里还主动将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搬迁,空出的房屋免费提供给他们做配套。

政策优待、村民友善,自然环境又十分宜居,越来越多的高知志愿者、海归设计师、企业高管等“新村民”来到青山村,村民们称他们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他们则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来一个个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

在年轻力量的助推下,青山村有了全球唯一的中国传统材料图书馆,有了全国第一个小水源保护试点地项目,有了全省第一个村级涉及环保教育的自然学校,还有麦芒泥地跑、溪嶺研学基地、滑翔伞……越来越多的项目在青山村落地。

“我们以90后的视角,给村里提建议,邀请美学总监、专业设计师,参与到村庄的规划打造中。我们每月会举行村内协商,新老村民集思广益,为村子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青山村乡村职业经理人杨环环说。

众创共治下,青山村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例如推行“自然好邻居”计划,鼓励村民利用闲置的资源为访客提供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分享村里产业的增值收益,并将经营中10%的收益以捐赠方式捐给信托基金用于水源地保护,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目前,“自然好邻居”民宿和农家乐合作经营农户已超过50户,每户年均可获得2.5万元的额外收入。

“废弃的礼堂成了图书馆,破旧的小学成了自然学校,老皮鞋厂成了麦芒基地,村里好像一下子变‘年轻’了。”在青山村村民眼中,村里的改变,不仅铺陈在目之所及,也体现在日渐鼓起的“钱袋子”里。

以融设计图书馆和青山自然学校为例,这两个项目年吸引人流量近4万人次,而在它们的带动下,一批文旅企业、体育健身项目也正在着手规划建设。产业的发展,拓宽了青山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厚实了底蕴,村民收入也在逐年提高。

“蛋糕”越做越大的“未来社区”

10年前的葛巷,是一片破旧的村庄和农田,当时村民主要靠种田为生,经济收入来源单一,2011年躺在村集体账本上的收入只有118万元。

抓住未来科技城快速发展的机遇,葛巷确定以指标置换房产、购置房产物业、租赁自建项目为三条主要发展路径,集体经济驶入了快车道。

2013年,葛巷股份经济合作社拿出了45亩村级留用地指标及3100万元来置换未来科技城29150.1平方米房产,再返租给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当年的租金收益就达到了1100万元。这是全区首次用村级留用地指标置换房产租金,也是葛巷集体经济掘到的“第一桶金”。

“不能光靠吃老本过安逸日子,我们必须学会充分合理地利用手头上的资源去做投资,用钱生钱。”在葛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骆国华的带领下,葛巷股份经济合作社迅速成长壮大,通过投资土地、厂房、商业写字楼等项目,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去年一年的总收入高达4860万元。“今年预计社区集体收入能突破5000万元,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骆国华说。

葛巷社区集体富裕起来,社区居民的口袋也鼓了起来。2015年至今,葛巷股份经济合作社已经连续分红6年,分红总额也由最初的330万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000万元,去年平均每户分红1万余元。

除了经济富裕,葛巷社区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提升。2019年,葛巷社区提出打造“未来社区示范样板”的目标,在仓溢东苑先行先试“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进行数字化改造和“补短板”式“三化九场景”功能嵌入。快递有机器人帮忙收取,在手机端操作便实现一键开门,独居老人配备报警系统,场馆租用可在网上预约……这些功能均已实现,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共建共享的“乡村新社区”

自行政区划调整后,余杭区布局了“一廊一轴、一心三片”的新格局,径山镇被定位为实现“西部富美”的主阵地。禅茶文化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的径山,当前正大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村”,从“有人先富”到“人人都富”,文旅如何助推径山完成进化?

5月底,径山镇召开了共同富裕示范乡村建设大会,成立“乡村新社区”并启动共同富裕联盟,同时设立发展基金会。大企业与乡村签约合作,开启了企业与政府同频共振的新篇章,而各个村通过相互引流导流、资源共享、优势互享,将实现从单村作战向抱团发展转变的新局面。

在余杭远近闻名的小古城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型乡村旅游经济,引入现代农旅项目,2019年还注册成立了村集体旅游公司,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了9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3万元。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周辰璐 通讯员 朱亮 顾双燕 杨环环 钟佳菲   编辑:郑海云
共同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余杭区推进共同富裕的抓手之一。余杭区正从乡村振兴、社区建设、集体经济项目等方面,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