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在如今的杭州,像丁列明和贝达药业这样的创新领军人才、团队、机构,已然从“盆景”变“风景”。
构建之江、西湖、湖畔、良渚等新型实验室体系,加快西湖大学、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杭州勇挑重担、勇闯新路。
打通全链 创造大生态
创新活力,源自生态的匠心营造。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在杭州,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高效运转的“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政府部门、产业平台、各种第三方服务机构在这个系统中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围绕企业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不断完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让创业者们如鱼得水。
就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最紧缺的资金来说,在上城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几乎就能得到“一站式”满足。
11年前,浙江赛伯乐基金创始合伙人兼总裁陈斌第一次来到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彼时的小镇还是个文化园区。他万万没想到,作为最早进驻小镇的成员之一,自己的公司能够成为小镇蝶变的星星之火。
6年前,阮志毅将公司搬到基金小镇时,只是想为上升期的公司找一个更大的场地。他也未曾想到,乔迁后的安丰创投,已经能交出亩均税收超过2000万元、人均税收100万元以上的成绩单。
自2015年挂牌以来,基金小镇先后吸引国新国际、敦和资管、凯泰资本、永安国富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形成以股权投资类、证券期货类、创业投资类业务为核心产业,以金融中介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新金融产业生态链,实现入驻企业数、资产管理规模、税收连续三年翻一番。
截至2020年9月,产业规划面积仅5平方公里的基金小镇,已累计入驻金融机构2430家,总资产管理规模11655亿元,在疫情形势下,前三个季度仍实现税收18.82亿元,与2019年同期持平,5年来累计实现税收超90亿元,位列浙江省已命名特色小镇的首位。
“宋代诗人描绘六月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也可以说是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铺天盖地、异彩纷呈、展现无限生机的生动写照。”2019年6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李克强总理的一席话,为杭州蓬勃的创新活力提供了绝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