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共同富裕 争当城市范例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从田野走向世界 从世界返回田野 萧山共富二元观
发布时间:2021-11-16 11:37:13

共同富裕一直以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梦想。在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发轫地、“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萧山,它从来不缺共富的故事和剧本,也不缺成功和收获,从打响党领导下的中国农运第一枪,到“围垦造田”,率先完成乡镇企业改革,率先举起建设小康社会的“三面红旗”,再到壮大为全国民营经济重镇,它一直用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潮文化”实现着共同富裕的“斑斓色彩”。

如今的萧山,城乡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数智源源赋能、产业勃勃生机、人民福富有余。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萧山正在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

从田野走向世界

100年前,萧山衙前农民运动领袖、凤凰村村民李成虎说,“有要大家有,好要大家好。”100年后,记者走进凤凰村史馆,一面墙上贴满了全村601户家庭幸福的全家福,底下是村民写给自己与未来的一句话。村史馆讲解员说,“我们村花了两年时间,一家一户拍摄,601条寄语也写进了村志。”百年前的希冀与新时代的梦想在此交融激发,凤凰村凭借敢喝“头口水”、敢啃“硬骨头”、始终“齐心干”的“三大法宝”,正从“中共农运第一村”走向共同富裕示范村。

今年8月,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出炉,恒逸集团首次荣耀上榜,令萧山激动不已。这是一家典型的“从田野走向世界”的萧山企业,1974年诞生在凤凰村,历经40余年风雨,从集体所有制企业起步,发展成一家现代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这离不开萧山企业家的改革创新精神,吃苦精神,“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草根创业精神。恒逸集团创始人邱建林早年从事珍珠养殖和加工,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听到了鲁冠球的一个目标“天一亮就一万,奋斗十年添个零”,非常震惊,才下决心改行,买进了14台织布机,从此在纺织行业深耕。

有着浓厚创业基因的凤凰村,也始终怀抱共同富裕的梦想,从全省第一家联营加油站到浙江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从全国文明村到创建红色美丽村庄中央试点村,走出了改革创新的“共富路径”。据统计,凤凰村每7户就有一家办企业,村集体资产超10亿元。

在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萧山已走出荣盛、恒逸2家世界500强,9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家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在全国的县市区当中可谓是屈指可数。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创业都起步于萧山的乡村,从田野走向了世界。喜奔进、善商贾的萧山,显然走出了一条“乡村包围城市”的发展之路。一个个村、一个个乡镇的突围,为萧山成为浙江工业强区奠定了扎实基础,它们的创业故事,更汇聚成萧山“乡村共富”的鸿篇巨制。

这无疑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创富史。浙江本土作家陈继光把它写进了“文学”。2009年,他的长篇报告文学《有一个村子叫“航民”》正式出版,详细记录探讨了曾经的“浙江第一村”航民村的发展史。在这本书的楔子里,最后有这么一段:将来的某一天,当人们回顾起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我敢说:这个小村和她的主人公们将无可置疑地成为这一时代的诠注。

是的,一个个地球仪上都找不到的针尖般的小村庄,一个个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萧山奇迹”和“萧山经验”。据统计,2020年,萧山农民人均收入达43847元,且增速连续12年跑赢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只有1.67:1,远远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

当历史的车轮走过40余年,萧山也从乡镇经济走进县域经济,再进入城市经济、都市圈经济。它的每一次“进阶”,无不例外地诠释着“世界的视野”。今年3月,在钱江世纪城奥体核心区、利二村村级留用地地块现场,EIC超级综合体项目开工。曾经的钱塘江滩涂,曾经的萧山边缘村落,将变成一个拥有摩天楼宇集群、互联网总部IT&Mall、国际时尚商业街区的超级综合体。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教授雷明在参加萧山一次研讨会时表示,共同富裕的关键之关键,是创新“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两大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快富裕的步伐,再通过“富裕到共同”的转化通道,惠及人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乡村进入城市建设的“范畴”,萧山也同步聚焦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早在2018年底,萧山就出台新政,由区级层面统筹谋划村级留用地的开发建设,为新经济发展搭建产业平台,更好发挥村级留用地的价值,并以新时代的“世界视野”做大村集体经济的“蛋糕”。

这两年,萧山又将改革的目光聚焦存量工业用地,它们中的许多曾经为萧山乡镇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现在,“改革之门”再次开启,萧山推出存量工业用地的有机更新,以组合拳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黄山工业园原先是闻堰街道黄山村的一个村级工业园,占地750亩,以五金机械、彩印包装等传统产业为主。如今它破茧成蝶,以“三江汇·创谷”的身份得以新生,原本的老厂房里,引进了智能工厂,亩均效益将是原先的数十倍,这里也成为杭州首个信创产业园。

确实,强村得以富民。2020年,萧山区42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5亿元,平均每村近600万元,全面消除了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0万元、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携手进入“城乡均富”新时代。

从世界返回田野

从田野走向世界,这是愿景、是初心。从世界返回田野,这又是一种薪火相传,传承“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担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

萧山经济强盛起来后,一直存在“南弱北强”的发展瓶颈。进入新时代,改变再次开始。萧山正努力打破这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跷跷板”现象,让全域共富。

致富先修路,这是永亘不变的“硬道理”。从2018年起,为迎接2022年杭州亚运会,萧山喊出了“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响亮口号,投资2000亿元,开启了一场“22688”交通大会战。这当中,时代高架、通城高架等城市快速路将一路向南,深入萧山南部半山区腹地。到明年亚运会前,把戴村、河上等南部乡镇与杭州主城区连接起来的时代高架将正式通车,它就像是一条向南的“回归之路”,把越来越多的资源和人导入乡村。

与此同时,在“创新强区、环境立区”的区级顶层设计之下,萧山从2018年起深化“千万工程”,计划投入区级财政资金近50亿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力争在2022年亚运会前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以环境整治的“减法”,实现未来发展的“加法”。如今,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临浦镇横一村就紧抓“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机遇,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撬动共同富裕杠杆,打响了“绿色+农文旅”特色品牌,围绕稻子、柿子、院子文章,打造萧山未来大地,赋予农业更多“绿色想象力”。一个养鸭棚,在运营团队的设计下,摇身一变成为时尚的鸭棚咖啡屋,吸引大批游客打卡观光,今年国庆期间日均营业额达5000元以上。有数据显示,2020年,萧山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数达77.4万人次。

交通和环境之变,制造出“无限可能”。沿着时代高架,喜看“萧山之变”。最神奇的“变”,在它的“末梢”。借城市基建带来的全新发展视野,河上从“西湖正南30公里”的地理大IP中找到了新时代的诗与远方,它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南部山区小镇,而是逆袭转身,区域能级实现了大提升。当地负责人预估,未来几年,河上人口数量将“倍增”,增长到六七万人,不仅有原住民,还有游客、新的蓝领白领和面向杭州的双创青年。

走进科百特园区,这里正为国家解决过滤膜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它的墙上有一张园区图,从C1到C7,代表着它在河上的八年,从一开始的18亩壮大到180多亩。与此同时,它在河上的大学生数量也从3名到2020年底的2000余人,产值也从2000多万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25亿元。科百特的八年,显然最能回答“它为什么来河上,为什么留在河上”。这一选择背后,其本质就是从环境之变到产业之变的“转换通道”。而科百特的英文名CoBetter似乎更藏着“共富”密码,合作才能越来越好。有数据显示,仅科百特所在的杭州新材料产业园投资额就超过57亿元,破解了河上当地年轻人就业和镇级财政收入增加的难题,为当地的美丽腾飞注入强劲动力。今年前9月,河上15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1963万元、经营性收入923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0%和47%。

村社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走进它们,从它们的“价值观”可以领悟到萧山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背后的逻辑。

今年7月,浙江公布首批28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名单,萧山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领域”试点,是杭州在该领域的唯一入选区。萧山的试点有其独特的“样本意义”,从“区域”看,萧山是试点对象中唯一一个从县域向城市新中心跨越的区域,是杭甬“双城记”的战略枢纽和杭绍一体化的桥头堡。从“广度”看,萧山的试点类型涉及新规划、拆改、乡村等,也涉及拆迁安置社区,体现出试点样本的丰富性。从“均衡性”看,萧山有未来社区省市级创建试点13个,数量居全省首位,13个未来社区试点则较为均衡地分布在萧山各大区域,尤其是地处萧山东部和南部的两大组团中心镇瓜沥和临浦就合计入选5个,与萧山沿江创新带建设范围内的未来社区试点数量旗鼓相当。

未来社区“试点”什么?包括生活圈营造、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基层治理创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等,这当中也涉及模式、机制、业态及政策创新等。因此,从县域经济转向都市圈经济的“萧山样本”就颇具看点,萧山在为浙江县域发展探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方亮 毛越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