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共同富裕 争当城市范例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西湖区:聚焦高质量发展 打造共同富裕“魅力西湖”
发布时间:2021-12-29 07:22:47

五年一征程,五年一跨越。

“十三五”以来,在“北强、南启、中兴”的发展脉络上,杭州市西湖区不断实现产业崛起、民生富足、改革创新,经历一个个高光时刻。

钱塘江畔,未来乡村的幸福生活图景已经打开:生态环境不断优化,“15分钟生活服务圈”初步形成,智慧医疗守护居民健康,数字农业助力茶农致富。

城区之中,数字经济、新制造、空天信息、文创等产业飞速发展,商圈精彩蝶变,经济发展各项指数屡创新高。

踏入新城,创新活力在这里迸发,浙江大学、西湖大学聚集一大批顶尖人才,高校经济发力,产学研融合,结出累累硕果……

创新驱动服务培育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范例

2020年,西湖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587.6亿元,超过“十三五“规划中1300亿元的目标。预计2021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7.6%;人均将达到16.3万元;财政总收入将达346亿元。

逐年增长的经济发展指数背后,是西湖区五年来持续优化战略格局、大力实行“转型升级行动”的成果。

近年来,西湖区以“三城一谷六小镇”为平台,数字产业为引领,深入贯彻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实施“新制造业计划”,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战略性产业重点领域,将产业培育转换为发展动能,打造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的“双引擎”。

在云栖小镇,阿里云、数梦工场等龙头企业持续带动,形成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城市大脑提升杭州的城市治理能力;今年3月,涂鸦智能、西力科技两家智能制造相关企业成功上市,西湖区在培育“未来工厂”、发展新制造产业上再添强手。目前,西湖区已集聚上市企业30家,“国高企”766家,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41家。

为进一步做优为企服务,西湖区纵深推进“千名干部联企业,千家企业评部门”的“双千”机制,建立了政企沟通机制,按需定制“双千”品牌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累计举办西湖“双千”品牌活动20期,覆盖企业上市规划、税务筹划、人才管理、联企干部赋能等专题,累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5240个,问题解决率达97%,着力提高为企服务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除了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科技创新也为西湖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动能。目前,西湖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80%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三年排名全省前三,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17年稳居全省第一。近年来,西湖区扎实推进高校经济,引进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研究院、航天五院等重大创新平台,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10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合作项目341个,产学研融合的脚步逐渐加快。在西湖大学城,占地369亩的产学研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未来,这里将承接来自西湖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在三墩镇,浙大脑机智能研究中心已投入使用,目前已延展出9家脑机相关企业,助力未来产业在西湖起步。

接下来,西湖区将加快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不断完善创新生态,全面增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和杭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加快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范例。

数字赋能改革破题

树立数智治理新标杆

在我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西湖区力争上游,聚力打造数字化改革“示范区、标杆区、领跑区”,共有48个项目入选省市“揭榜挂帅”清单和试点名录,“民呼我为”和“西湖码”综合应用入选全省数字化改革首批“最佳应用”。

在西湖区,居民有事找政府,只需用手机扫扫“西湖码”,上传具体事件和问题,半小时内就会有工作人员到场处理。实现快速处理的背后,是数字技术对制度的重塑以及治理能力的推动。“西湖码”上传的事件到达一体化智治平台后,可通过数字化技术判别事件类型,自动流转到相关职能部门,打通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也对治理反应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西湖区深入探索制度重塑,在区和镇街两级成立数字化综合指挥中心,开创性建立“数字镇长-数字局长”工作体系,整合建立“综合治理”“矛盾调处”“网格管理”三支队伍,构建“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格局,以改革思路破解镇街与部门协同不高效的难题,努力让群众“呼”得更方便、党委政府“应”得更快速、党员干部“为”得更扎实。

目前,西湖区已实现一体化智治平台镇街全覆盖,治理力量深入村社,“民呼我为”和“西湖码”综合应用模式已在杭州全市推广。

此外,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法治各方面,西湖区不断创新,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改革项目先行先试。

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西湖一键办”可实现全区1040项政务服务“秒办”;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精准智能化,打开浙里办,点击“一键养老”应用场景,老年人就能享受远程问诊、康复治疗、送餐上门等30多项居家养老服务;提升智能制造产业,西湖区组建“未来工厂”产业、服务、技术、资本四大联盟和设计中心,布局28家“未来工厂”六大场景应用企业、8家“未来工厂”服务型企业,量身定制助力工厂企业走向未来……

序幕已启,未来,西湖区将坚持数字化改革引领城市智治,以“民呼我为”和“西湖码”综合应用为突破点发力点,不断放大城市大脑策源地综合效应,持续提升政府适应数字变革、推动整体智治的能力,高标准打造一批省市领先、辨识度强、具备牵引性撬动性的重大应用,全力建设能感知、善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数智治理标杆区。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叶怡霖 郑洁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