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寻访杭州临安“红色印记”
红色印记  发布时间:2021-02-24 22:30   

民族日报纪念馆怀古

何贤寿

巍巍天目潜阳道,

不惧贼倭魔爪舞。

家庙有规聚众心,

报刊布阵擂军鼓。

以文字作大刀锋,

从鹤村来朱穴坞。

战火硝烟今已无,

川流记取当时苦。

1939年1月5日,《民族日报》在天目山下的於潜县鹤村何家宗祠诞生。报馆在抗战期间因形势变化有过几次搬迁,从鹤村迁到禅源寺,又回到鹤村,再到昌化朱穴坞。潜阳,於潜的古称。贼倭,指日寇。家庙,指何家宗祠。大刀锋,抗战时有歌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988年,临安县人民政府将《民族日报》社旧址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政府又拨出专项经费对旧址进行兑现征用,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至2000年,临安市政府再次筹集经费30万元,依照“修旧如旧,维持原有格局”的原则,对濒危的旧址建筑进行全面修缮。2002年,市委、市政府开展全面的《民族日报》文献、史料实物的抢救性征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召集各相关职能部门分解任务、明确措施,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从规划设计、评审,经费的筹措,资料的甄别、遴选,到附属设施的建设、展览设施的施工,于2004年9月24日,《民族日报》纪念馆落成开放,30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占地473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百度百科

西天目山周恩来演讲旧址咏怀

何贤寿

烽火连天枪响声,

大山古刹岁峥嵘。

浙西行署不平静,

热血青年重感情。

百子堂振臂疾呼,

九州人众志成城。

风尘仆仆走单骑,

团结抗争踏远程。

1939年1月,浙西行署移驻西天目山,失去校园或无法去校园的青年学生也尾随而来。1939年3月24日,周恩来千里跋涉,到达西天目山在禅源寺百子堂给浙西临时中学作讲演,振臂高呼抗日口号,宣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争取国民党中间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远程,既指周恩来这次行程远,也指抗日走持久战的路线。

旧址位于临安市西天目山风景区内的禅源寺。

1939年3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视察浙江抗战。3月19日,前往临安西天目山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会晤。3月24日,在禅源寺百子堂浙江省立浙西临时中学开学典礼上发表抗战演讲,高度评价了浙江抗战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称赞浙江是东南战场的先锋。

为纪念周恩来在西天目的抗战演讲,1989年3月,在原浙西临时中学旧址上建立了周恩来抗战演讲亭,并在亭中树立一块纪念碑。

——百度百科

来源:杭州历史建筑  作者:  编辑:吴阳杰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