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临安博物馆特推出“红色印记”主题系列文章《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探寻临安革命文物》。今天我们推出第一篇“临安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系列:《民族日报》社旧址。我们将带大家走进临安,了解临安这一处拥有浓郁革命氛围的宗祠建筑,感受那段激情的岁月。
《民族日报》社旧址位置图
岁月峥嵘 历久弥新
——记《民族日报》社旧址
在临安於潜鹤村的群山之中,藏匿着一处晚清宗祠建筑,这里便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族日报》社旧址。1939年1月5日,浙西行署机关报《民族日报》在这里正式创刊。
在当时的国共合作时期,这张报纸有些“特殊”,它名义上由国民党浙西行署主办,但实际上早期却由共产党人控制领导权,开宗明义“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对内对外做了大量的抗日宣传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在临安天目山设置浙西行署,领导杭嘉湖地区的抗日战争。与此同时,共产党派遣了大批党员和爱国进步青年,来到天目山区进行地下工作。临安成为浙西抗战的中心。而《民族日报》便是当时浙西抗日前线影响较大的一张四开铅印报纸,被誉为浙西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它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办的,一方面共产党的活动还处于隐蔽斗争阶段,国民党政府又控制着财政命脉,一方面社址设在穷乡僻壤的鹤村,社员生活条件艰苦,交通闭塞,物资匮乏,纸张、印刷设备的采购和报纸的发行等,都要通过敌伪封锁线,而汉奸特务也混杂在报社中。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民族日报》的爱国新闻工作者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抗日斗志和豁达乐观的革命精神。一年多的时间,将报纸的发行量由最初的三千多份增加到近万份,在当时只有四万万同胞的中国,并且大半个中国被日寇占领、国民党内投降势力又阻挠的背景下,要发行这个数字已是相当不错。
《民族日报》的作用和影响,引起国民党顽固势力的不安和恐慌。浙西行署主任贺扬灵三番两次召社长王闻识谈话,威胁利诱,软硬兼施,要他改变办报立场,遭到了王闻识的言词拒绝。1940年9月,国民党右派已迫不及待向《民族日报》开刀,但又怕激起民众的反对,不敢公开封闭报社,就用接管、改组等方式来改变报纸的性质。
面对严峻的形势党组织采取了应变措施,使改组后的民族日报社依然留下相当数量的党员为抗日救国开展工作。第二年12月,浙西行署下令再次改组民族日报社,大肆搜捕报社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先后有19位党员和新闻工作者被捉,王闻识等12名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被迫害,为抗日救国,喋血报坛。走进如今的《民族日报》社纪念馆大门,左手处就能看见这座保存着12位烈士革命精神的“民族日报社革命先烈纪念碑”。
1945年10月浙西行署宣布撤销,《民族日报》随即停刊。从创刊到休刊,不过6年10个月。尽管很多抗日新闻工作者已先后离世,但这悲壮的历史无法从人们心头抹去。为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1999年、2004年在各方的努力下,按照“修旧如旧,维持原有格局”的原则,“活”化利用《民族日报》社旧址,建成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并于2014年进行了全面的修缮提升,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更好地发挥了宣传教育的作用。
升级后的纪念馆目前共有两个展区,建筑面积约1000㎡。第一展区为修缮利用的报社旧址,重点展示了民族日报社的发展史,陈列了珍贵文史资料以及当时报社的用具;第二展区为升级启用的综合楼,展示的是浙西抗战史,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将传统展示与影视、3D等现代多媒体科技相结合,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浙西天目山区重要战役的战争场面。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平面与立体相呼应,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展示效果,为参观者还原了那段激情岁月。
2018年6月《民族日报》社纪念馆被浙江省文物局授予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优秀案例。作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市区级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每年都会开展各项红色主题活动,特别是在固定主题党日、建党节等重要的日子,党员、师生、游客前往纪念馆祭奠烈士、开展入党宣誓仪式、党性教育等,通过这些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红色思想,普及了红色文化知识。
《民族日报》是浙西革命斗争时期留下的一个红色印记,也是今天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把遗址保护好,把史料收集好,将《民族日报》社旧址活化利用成纪念馆对外开放,不仅是对历史及英烈的纪念与缅怀,更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