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色密码 ③ | 志愿军像——一座城市的抗美援朝历史记忆
红色印记  发布时间:2021-04-12 17:17   

滚滚历史洪流中,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一片红色热土,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红色足迹。为了弘扬革命精神,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让我们一起解读红色密码,倾听时间留下的故事。

志愿军像

在绿树掩映,鲜花盛开的湖滨六公园中央花坛处,有一座志愿军雕像格外引人注目。

高高的方形台基上方,一位昂首挺胸的志愿军战士一手握枪,一手握弹夹,似乎早已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保家卫国。

历史事件回顾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也介入战争,因此,朝鲜战争由内战升级为世界性局部战争。

为了民族存亡,为了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党中央随即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但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先后经过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给了“联合国军”沉重的打击。

最终在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激战三年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此次战争的胜利,不仅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更保卫了新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而在1953年2月,抗美援朝激战正酣之际,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斗志,当时正在筹建中的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创作三件雕塑任务,其中一件就是《志愿军》。

该雕塑由青年教师叶庆文和他的老师程曼叔先生共同完成,雕像高2.8米,宽1.6米,加上底座共4.8米。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严谨构思、反复推敲,力图表现出志愿军战士英勇的气概和屹立在天寒地冻的前沿哨所严阵以待,保家卫国的主题。

雕像轮廓清晰有力,形体饱满,人们在远处就可以领略到志愿军战士昂首挺胸的身姿。最精彩的处理是军用雨披随风飘起,既打破了完全静止的形态,又构成了似雄鹰展翅的动感,显示出志愿军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威武神态。

1954年,杭州市政府决定将这座纪念性雕像安放在西湖边的湖滨六公园。2003年,新湖滨景区提升改造时,在叶庆文先生的指导下雕像进行了铸铜翻新,使这尊有着城市气息的纪念性雕像得以永久保存。 作为历史的产物,它已是西湖边的标志性雕塑之一。

如今,战争虽已离我们远去,但矗立在鲜花和绿茵丛中的志愿军像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那段峥嵘岁月,将那段弥漫着硝烟的历史,深深地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激励我们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来源:杭州西湖西溪景区  作者:  编辑:吴阳杰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