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日前,临安举行“天目红盟”双线矩阵发布会。来自高虹镇、於潜镇、天目山镇等6个示范型党建联盟“盟主”(各镇党委书记)带着联盟成员代表,上台推介各自联盟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带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
天目山镇党委书记陶国英带领的“天目月乡”党建联盟伙伴颇具意味和用心。他们分别来自“天目月乡”示范型村落景区的月亮桥村和“美丽公路”旁的徐村村、一都村,寓意村落景区引领乡村振兴,美丽公路催生美丽经济,推动共同富裕。
当然,村落景区和美丽公路只是共同富裕赖以生长的物理空间,创造并推动共同富裕的背后推手依然是走在路上的人。近几年,他们的“两进两回”(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在天目山镇显得尤为活跃。
“花”样年华耕耘甜蜜事业
天目山镇的共同富裕从329国道旁的亭口村说起。
亭口村党总支副书记冯超,打小就对花花草草感兴趣。大学主修园艺专业,毕业后,舍弃城市白领岗位,回到自己的家乡亭口村创办园艺。五年来,冯超从欧洲各国引进千余个玫瑰品种,精心栽培,热销淘宝。如今,他经营的夏加尔园艺种植面积达30亩,年销花卉10万盆,销售产值150万元。在去年的村级组织换届中,他也成功当选亭口村党总支副书记。
创业初成,冯超不忘反哺家乡,常年聘用附近农村妇女帮助料理园圃,临聘一批农村闲散劳动力参与选苗、包装及发货,为他们提供家门口就业的便利,还与本村及周边农户、农资店、畜禽养殖户、拖拉机户等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带动一方增收,促进共同富裕。前两天,在党建联盟和镇相关引才政策的助力下,冯超超预期申请到了110万元贷款。“下一步,考虑引育猕猴桃、铁线花、绣球花等花果植物,进一步做大花卉园艺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增收。”冯超说。
告别329国道来到“一廊十线”藻天线上交口村的“玉禾相约”农庄,裘立正在指导村民把西瓜田的瓜藤清理归肥,准备种草莓。2016年,裘立从浙江大学农学系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与大学同学合伙来到交口村流转了200亩竹林,开辟成“花果山”,种了李子、樱桃、红美人等十多种水果。
四年多时间,已培育出草莓、番茄、西瓜等一批味美价优的品质水果。去年,果园营收达到50万元。虽然与500万元的投入还有不少距离,但裘立信心满满。“等明后年果树陆续挂果,收益会越来越好。”这些年,裘立在努力做大“甜蜜事业”的同时,也带动一方共同富裕。流转的200亩农地,每亩租金900元,每年给村民带来18万元的收入。长聘的4个工人和每年临聘的三四百人次的短工,每年给村民带来务工收入30多万元。
名家大师齐聚月亮桥边
在交口村的不远处,月亮桥村共同富裕的故事正由少数人向更多人传递着。
2014年,临安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工作,月亮桥村积极响应,并拿到了全省首本农地确权证书,这为之后月亮桥村盘活农地赢得了先机。土地确权工作完成后,月亮桥村以每亩1100元的高租金,陆续从村民手中流转了450亩农地。部分转租给外来资本,建设玫瑰园、水果园、办农庄;还有部分改建成大草坪、湿地公园、摩恩营地、天空之境、滑道、丛林穿越等旅游设施,由村里的旅游公司运营。如今,月亮桥村总共有8家高端民宿、14家农家乐,450个床位。玫瑰园、水果园每亩每月为村民带来务工收入3000—5000元。村里还有150多人在旅游公司、民宿、农家乐打工上班,每年收入300多万元。月亮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国家3A级景区。
头顶炫丽光环,月亮桥村的粉丝越来越多。先后有国家非遗“小热昏”传承人周志华、天目漆器传承人刘青等名人来月亮桥村及周边租房落户。这些自带流量的名人又介绍各自的朋友到村里来做客、做伴。
江苏盐城的储青松出于对古法烧制天目盏的迷恋,来到宋代古窑址所在地月亮桥村,盘下了村里一幢老房子,开办天目美术馆。他网罗了一帮美术界的画师、设计师,在村里的古窑址附近烧制天目窑。他的行动感染并影响了越来越多同样热爱艺术的人们。
朱甲瑞就是其中之一。他慕名来到了月亮桥村,一见倾心。学社会学的朱甲瑞是一个颇具慧根的年轻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迷上了做木工。不分白天黑夜地观看全球各地的木工视频,购置器具如法炮制,居然无师自通地成为网红木匠。如今,他的木工视频在B站和头条上拥有七万多的粉丝。很多粉丝下单求购他的作品,贵的每件要上万元。
物以类聚。听闻月亮桥很不赖,朱甲瑞曾经的邻居方浪浪也追随而来,在朱甲瑞的隔壁租下了两间房。年轻沙画艺术家方浪浪因创作八七版《红楼梦》《大话西游》《越过山丘》等沙画作品而声名鹊起,被央视等众多主流媒体报道。当被问及为什么来月亮桥,方浪浪的回答很干脆:“要在这里生活。”方浪浪目前在杭州留下建有沙画工作室,去月亮桥安家,就是想过一种“工作在城市、居住在乡间”的双城生活,月亮桥离留下一小时左右车程,是双城生活的理想之选。
月亮桥村党总支书记张卫荣介绍,到目前,已有45位外乡人签约月亮桥,在这里租房安家或建工作室。村里还成立了天目山镇新乡贤联谊会月亮桥分会。月亮桥这个颇具诗意的村子,正在涌动着“艺术村”的气质。
连浙江大学也把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放到了月亮桥,组织全国各地的学员到村里参观学习,让张卫荣当“客座教授”。形形色色的异乡人来到月亮桥,带动闲置农房出租、民宿、农家乐、土特产消费,月亮桥想不富都难。张卫荣介绍,目前村里已经有12处闲置农房租出去了,每年收入50万元。今年“五一”节,天目山景区最多的客流量只有7000人次,月亮桥居然有一万多。从当年靠天目山景区引流发展乡村旅游,到如今月亮桥已经实现了对天目山景区的流量反哺和输出。这样的反转,令人感慨。去年月亮桥村民人均收入已突破4万元。
4月18日,杭州“走进春天、杭向未来”2021“人才山乡荟”活动在月亮桥举行。人才荟萃山乡,助力乡村振兴,既是本次大会的用意,也是月亮桥当下的应景写照。
一都村里来了“千万”网红
告别藻天线转入“美丽公路”门西线,徐村村的“共富”图景正在美丽田园里徐徐展开。“上半年,共有30万游客走进徐村,探幽‘仙草小镇’,带动民宿、农家乐、作坊、采摘、户外拓展等消费。”徐村村党总支书记林元春说。
沿门西线一路西行,在天目山的“山之阴”,一都村的运动露营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新网红。
2018年,一都村出让两块土地,分别被杭州和上海的资本以27%和37%的溢价率竞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山村,首次土拍,没有流拍已属不易,居然还溢价成交,一时成为土拍界热议的话题,这似乎为一都村之后的高人气埋下了伏笔。
一都村党总支书记俞涛冲是一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善于靠山吃山、盘活资源。他把村里的一所清代古宅改建成民宿,招引外来资本经营,让老民居焕发新光彩。在村前的山顶上建设露营基地和滑翔伞基地,把昭明古道改造成“天目小七尖”紫薇花登山道。把村里的老厂房改建成孵化平台和农贸市场,把临近几个村的马路市场集中到农贸市场来。村里仅每年收摊位租金就有40多万元的收入。露营基地营业一年时间,已经成为临安的网红,曾吸引一个千万粉丝级的网红前来直播。前两天,还有人出2万元包掉了露营基地一个周末所有的帐篷。
一都村地处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之间,往来于东、西天目山的古道就穿越一都村。露营基地旁遗留至今的天目古道就是一个佐证。露营基地的后山就是梅家头,当年茶祖梅福曾在这里种下第一棵茶树。后来,他去了西湖区的梅家坞,成了梅家坞茶叶的鼻祖。古道上还曾经走过郁达夫、林语堂、潘光旦等文化名人,并留下诗文。俞涛冲表示,下一步,将全力助推天目山打造省级名山公园,把散落在天目山景区“山之阴”的文化记忆和文明碎片整理出来,为天目山文化增色,让一都村为更多人所知所爱。
引凤还巢 诚意满满
近年来,天目山镇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导向,注重以人的振兴为乡村振兴赋能,多措并举引导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党建发力 依托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引导大学生流动党员返乡创业,组织他们参加各类主题党日活动,宣传创新扶持政策和镇村发展规划。到目前,已有30多名大学生党员返乡创业,创业项目落地20余个,总投资5000余万元。
围绕全域景区化目标,大力开展美丽城镇、村落景区和美丽公路建设等工作,高质量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提升,吸引在外人士回乡投资兴业。目前,全镇已建成高端民宿近30家,年均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
邀请在外人士列席镇党代会、人代会等重要会议和重大事项,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在外人士回乡考察家乡资源和项目。目前,已建立200余人的在外人士动态数据库,建立了新乡贤联谊会和乡情驿站,召开回乡创业恳谈会10余次,组织项目实地考察推介7次,募集“两进两回”发展基金430万元。
改革助力 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确权试点工作,促进土地赋权、活权,吸引着众多“新农人”开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目前,全镇共集中流转土地1.6 万亩、山林3.8万亩。有各类农业产业基地6000多亩,年经营收入逾千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原则,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农房,采取出租、合作经营等模式,吸引“新农人”回乡发展高端民宿等三产服务产业。
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窗口,实施首问负责、“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手续,返乡创业项目申报、审批和落地时间同比缩短15天。截至目前,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领办、代办、约办等特色服务300余次。
政策给力 依托现有厂房、办公楼等存量资源,建立返乡创业电商孵化基地,符合返乡创业条件的免费入驻。目前,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已孵化创业项目60余个,培育返乡创业人员30余人。回流返乡创业资金1.5亿元,辐射带动当地就业1000余人。
统筹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在准入许可、土地流转、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建创业专家指导团队,采用“专家会诊”“师徒结对”等形式,为返乡创业人士提供各种创业指导服务。
把优秀返乡创业人员优先纳入村干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的推荐范畴。目前,已有13名返乡创业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有3人进入村级领导班子。
近期,天目山镇将成立临安区新农人联合会天目山镇分会。对分会会员在本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成立农业企业、兴办种养生产类企业、成立农产品加工类企业、在镇域内开办电商类企业,且担任企业法人、企业销售达到一定规模的,可一次性奖励1万元,还将享受金融、用地、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扶持。
陶国英表示,接下来,天目山镇将以“天目月乡”党建联盟组建为契机,持续推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聚、产业共兴,让“两进两回”迸发更大活力,推动共同富裕由示范带,向更多人群、更宽领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