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当下,全省上下正在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临安做什么?怎么做?临安区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抛出了答案:擦亮科创、文化、生态三张“金名片”,打造杭黄世界级黄金旅游廊道节点中心城市,建设郊区新城示范窗口。
如果说“科创”是物质富有的硬核支撑,“文化”决定精神富足的内涵,那么“生态”则决定一座城市生境和谐的气质。
本报将从临安打响三张“金名片”入手,深入解读临安建设“一化三名五区”战略路径和战术打法,多维度审视临安奔赴共同富裕的壮丽征程。
“十四五”,让我们共同期待钱王故里的创新创美、吴越风韵、秀丽山川。
“十四五”开局之年,临安经济“半年报”交出高分答卷。
1-7月,财政总收入114.17亿元,增长5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69亿元,增长54.2%,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两项收入已超去年全年总和。
21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4个经济指标增幅排名跻身全市前五。“高”“新”“数”发展态势强劲: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了51.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80.82%;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幅居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居全市第三;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增幅分居全市第一和第三;工业技改投资15.4亿元,增长40.8%,占工业性投资比重为60%,高新技术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所有这些亮眼数据,为临安打响“科创”金名片、打造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注入满满信心与强劲动能。
“沿链聚合”做强创新引擎
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在“十三五”期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大走廊上的重要一极,青山湖科技城被赋予了全力打造“硬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使命。
“硬科技”需要一批“过硬”的项目来支撑。
今年3月30日,基于对临安和青山湖科技城产业发展格局的分析,以及对城西科创大走廊“十四五”规划的思考,临安区委书记童定干在调研青山湖科技城时指出,青山湖科技城和临安全区应在产业链招商上下功夫,做深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着力扶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延伸产业链,不断招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为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临安高规格成立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由区委书记任总指挥,区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兼办公室主任,先后赴北京、深圳等地敲门招商。全区各镇街平台主要负责人也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带队外出敲门招商。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组持续跟进重点项目监督,紧盯专家评审、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持续优化区域创业环境,为科技发展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据临安区商务局的统计数据,1-6月,临安已累计外出招商238批次,共签约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6个,盯引(在谈)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签约落地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8个。实到外资1.6亿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85.03%,取得外资有史以来半年度最好成绩。其中高技术外资3800万美元,完成131.6%,超额完成任务要求。在全市招商考核中名列前茅。在招引的诸多项目中,一大批精密仪器产业项目抱团落户,格外引人关注。
这与临安依托“链主型”企业,进一步做大微电子和精密仪器产业,把青山湖科技城“硬科技”+“新制造”名片进一步擦亮的战略意图的贯彻和落实息息相关。
今年以来,青山湖科技城与精密仪器产业的“链主型”企业谱育科技合作成立了2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扶持谱育科技招引上下游企业,入驻青山湖科技城,做大精密仪器产业。
短短数月时间,精准招商和基金的撬动效应,就给青山湖科技城的精密仪器产业带来了全新活力。青山湖科技城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先后有谱聚医疗、谱康医疗、艾思睿等7个项目签约落地青山湖科技城。另外,还有10余个精密仪器产业链项目正在洽谈中。产品应用覆盖了环境监测、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医疗检测等十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孵化和产业化,将全面提升我国精密仪器在质谱、色谱、光谱等技术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国产化水平,告别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局面。
青山湖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青山湖科技城将突出“硬科技”+“新制造”,以微电子和精密仪器产业链为突破口,着力深挖海康系、聚光系、阿里系、浙大系、院所系“五个系”创新资源,重点抓好海康和聚光两大龙头,大力招引“链主型”企业、产业链头部企业,加快集聚一批国内外一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机构和头部企业研发中心,确保全年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0个。
“招才引智”激发创新活力
精密仪器抱团来“临”谋发展,给青山湖科技城打造“一平台两中心”带来了信心和雄心。作为青山湖科技城首个集办公、研发、生产、居住、商业配套于一体的产业社区,LinkPark(滨河)产业社区建设还没有完全竣工交付,但入驻企业已经满员。光谱育科技引领新入驻的上下游企业,就“吃掉”了整整一幢楼。启尔机电、利珀科技、聚融医疗等在本地“裂变式”成长的企业也已经“瓜分”剩余的研发办公空间。
随着LinkPark(滨河)产业社区即将在国庆前后全面投入使用,这里正在成为工程师协同创新的集聚地。青山湖科技城有关负责人介绍,最近三年间,光谱育科技、利珀科技,就吸引了大量的硕士、博士加盟创新创业。目前,两家单位已累计有博士20多名、硕士百余人。尤其是谱育科技,加盟创业的硕、博人才,更是以每年翻番的速度迅猛扩增。预计到今年年底,谱育科技将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员工和技术研发人员约2000人。
正是他们的强力的支撑,使先进精密仪器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纳入省重点创建名单,谱育科技二期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专项,使临安打造全国精密仪器创新策源地,前景灿烂、未来可期。也正是各方人才的抱团来“临”,为LinkPark加快建设先进精密仪器共性技术研发及工程化创新服务平台、先进精密仪器制造业创新中心、未来微电子制造设备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夯实了信心。根据本次全会传递的信息,接下来,临安还将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将实施“硬科技产业人才引育”和“生命健康人才引育”工程,精准招引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硬科技产业人才和团队,确保新建生命健康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引育硬科技产业和生命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各10名,引进落地硬科技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10个,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各1000名,新增博士后工作站2家。为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辐射带动”放大科创效应
科技创新需要八方贤才,更需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故鼎新精神。
自西迁临安以来,杭叉股份就是一直是创新图强的模范生。正是以杭叉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企业的“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日渐擦亮临安高端装备制造的科创金名片。
自从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年,杭叉就始终是智能制造的坚定践行者和弄潮儿。2017年至今,杭叉的叉车销量和销售产值均实现了翻番,但用工却始终保持“零增长”。背后是杭叉在智能制造、未来工厂建设道路上的大踏步革新。
杭叉集团工艺研究所所长徐刚介绍,目前,杭叉的焊接、组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位均已实现大幅度的机器换人,两类工种的自动化率分别达90%、80%,高危岗位全部实现机器换人,生产效率提升35%,营运成本降低22%,产品装配一次性不良品率降低了47%,能源利用率提高20%。杭叉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是助力数字化、国际化新杭叉建立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伴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升级,杭叉的产品供给模式由以往的“我要生产什么”转向了“客户需要什么”,成为响应并落实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成功典范。如今的杭叉,从接单到生产,个性化定制率已超过70%,库存周期缩短了50%,实现了从接单、生产、入库、发货、售后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和云端管理,推进了杭叉在高效柔性生产、智慧化管理、产业链协同、后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
接下来,临安将持续放大杭叉未来工厂的“辐射带动”效应,支持更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力争创建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各1家以上,新增杭州市级“未来工厂”培育企业20家以上,实施数字化改造(工厂物联网)项目40个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而打造一批“未来工厂”只是临安擦亮科创金名片的行动之一。
根据临安区“十四五”科技规划,未来五年,临安科技发展将力争实现“六倍增六提升”。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规上企业研发投入、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孵化平台面积实现六个倍增;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新增科技型上市企业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数、新增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围绕青山湖科技城打造创新策源地,临安还将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资源统筹优化等七大工作37个攻坚项目。积极引进、培育和集聚科技型企业,加快形成领军型科技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6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1200家以上,成长起若干具备国际水平的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