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片练出世界冠军的水
发布时间:2021-09-09 10:31:47

杭州日报

“超级兴奋!掌舵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就是这片湖里‘最靓的仔’!”当石晓雨骑着摩托艇驰骋在千岛湖的湖面时,她的欢笑淹没在翻飞起的湖水中。

石晓雨说,以前看综艺节目中的骑摩托艇,又酷又飒,总想着一定要亲自试试。这不,在淳安县石林镇,她不仅尝试了骑摩托艇,还“get”到了奥运冠军同款体验。

石林镇是个什么地方?它偏安淳安的东南角,5000余人口,7个行政村,是个不折不扣的“迷你镇”;但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赛艇队夺得女子四人双桨金牌的姑娘们,就是在这个“迷你镇”里训练出来的。

回乡:

在家门口当教练

“当教练握紧油门加速的时候,驰骋在湖面的感觉棒极了!”石晓雨所说的教练,名叫毛金发,是土生土长的石林人。

“握桨时,手心向下,双手之间要有一定的握距。握距可以这样把握;握着桨,双手举过头顶,手肘呈90°,这个距离就可以了。好,现在放回胸前。桨板的凹槽这一面对着自己,同时,滴水口朝下……”客人们下水前,毛金发要对他们做详细的讲解。这是他每天的工作。

毛金发工作的地点,就是村口这片水面上轻轻晃动的浮板码头上。每天一早,他都会将码头上这些五颜六色的皮划艇、桨板一一整理、清点、安放。

其实,几年前,他还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在外地闯荡。2017年9月,石林镇成功入选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并成为全市唯一的运动小镇试点,镇上亟需水上运动的教练员。仗着天然的优势,平时也很喜欢运动的毛金发经过培训,拿到了静水海洋舟教练资格证,并在家门口就业,当起了水上皮划艇、桨板的教练员。

据了解,像他这样的回乡青年,石林镇已有14人,而且基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与他一起工作的,还有许多外乡来的小伙伴。他们常常结成小组,一起搭班工作。游客多的时候,每个小组每天可以服务20多个团队。

而这一切,也与石林选择的一条独特乡村振兴之路关系密切。

特色:

“水面就是我们的运动场”

深耕镇域运动旅游项目,致力打造“运动振兴乡村”样板地——“走这条路,石林有基础。”石林镇党委书记徐涌自信地说,石林镇这片千岛湖水域三面环山,是一处地理位置极佳的静水湖港,一年四季都适合水上竞技类训练。

早些年,这里更出名、这里的人赖以生存的,是竹子。“十里竹林、万亩竹海”,小镇3.5万亩竹林依山而生,层层叠叠,晴雨朝夕,奇妙之极。毛竹、茶叶、杉木也是石林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并有着“养儿子不如种竹子”的说法。

2015年开始,竹子市场有些不景气。鉴于镇上一些人家早就办起了农家乐,生意还挺好,顺口溜就顺势变成了“种竹子不如站厨子”。

“然而问题根源还是没有解决——缺乏特色。”石林镇党委书记徐涌说,为寻找石林新的产业方向和特色路径,镇里真是煞费苦心,“石林镇是临湖小镇,不搞‘旅游+’,不挖掘自身特色,丰富产品体系,乡村旅游很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于是,石林镇将目光锁定在镇政府目之所及的2.28平方公里港湾水域——因特殊的水文条件,早在2000年,这里就吸引了来自大连的皮划艇队伍驻地训练,之后更是有沈阳、河南、河北等10余支队伍在此常驻训练,40余位运动员在此集训后获得全运会、亚运会、世锦赛等赛事奖牌。再加上100余公里的湖岸线和20余公里的山地骑行赛道,“运动”正成为石林区别于其他乡镇的最大特色。

“水面,就是我们的运动场。”徐涌说。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石林镇港湾内,经常会上演“百舸争流”的运动山水画面;作为国内多支省市赛艇队和韩国、泰国、哈萨克斯坦赛艇队的冬训基地,在此集训的运动员最多时有近500人,每年仅此一项就能为当地百姓带来千万元的房租和消费收入。

冬训之外的其他时间怎么办?爱琢磨的石林人,决心引来游客,让他们体验竞技选手们的“同款”训练。

几年来,石林镇做了几件事:“内育外引”念好人才致富经,将本镇100余位农民培养成运动教练、研学导师、安全员等“乡土人才”,实现乡土人才在家就业、就近创业;通过村企合作,深化运动消薄、旅游消薄、服务消薄等举措,促进社会投资项目运营与村集体经济增收互动,让传统农业焕发生机;“以体为核”编织产业致富网,突出运动休闲这一主导产业,加快实施腾笼换鸟。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港湾运动”特色,小镇还实施了运动街区提升改造项目,统一街区风貌,新增运动小品元素,完善公园绿地系统,提升滨水景观;在此基础上,还丰富了体育培训、研学、团建等业态模式,启动了火车公园网红打卡地、石林地质公园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并引进更具黏性的赛艇、潜水、知名运动商品等俱乐部和企业落户石林运动街区,为做活毛竹源慢生活圈、做特集镇运动圈、做大石林景区圈提供了充足的动能。

这其中,离不开小镇的专业“管家”泛华体育的身影。这是一家来自北京的专业体育公司。三年前,泛华体育与石林镇签订整体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石林港湾运动小镇的合作协议,并在这里注册成立“和邑体育”。“运动太专业了。专业的事就让专业的人来做。”徐涌说。

就这样,石林镇借船“出海”。一个集举办运动赛事、运动集训、运动休闲、运动康养、体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初现雏形,一种生态高水平保护与生活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正在建立。

共富:

阳光与水酿成幸福的味道

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小镇的居民也尝到甜头。

日晒面,是石林镇的特色小吃。做日晒面,是当地人祖传的手工工艺,也是许多石林人日常经济来源之一。日晒面的原料只有两样,面粉、清水,简单到极致,考验的就是制面师傅的手艺和经验。

每天凌晨3点,程润法和妻子就要起床劳作了。他自1995年开始,几乎天天都是镇上最早开店经营日晒面的人,在当地很有名气。

随着小镇不断兴起来的体育产业,运动员、游客多了,老程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揉面的水是关键,千岛湖的水自是不遑多让。日晒面选取最纯正的千岛湖源头水进行和面,采用10比1的面水配比,保证了面的柔软度,既不会太软易断,也不会太硬。这是地利。

阳光,是制作日晒面另一个重要因素。选取天气好的一天,让这些面享受1—2天的阳光浴,把最纯正的面味、千岛湖湖水味,包裹进面中,储藏起来,待到食用的那一天,闻起来有淡淡的香味。这是天时。

“要面条劲道足,无非是多花点工夫,多压几遍。时间上不偷懒,面条自然有咬头了,没有什么秘方的。”老程把诚意、心意和20多年的做面经验,揉进面里。这是人和。

日晒面经过水煮,根根分离,不容易断,不容易糊,有嚼劲……城里的客人只要吃过他家的面条,都夸赞好吃。只要手脚麻利,一天做二三百斤的面,自然不在话下。

这几年,石林镇建设美丽乡村,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这“天时地利人和”具备的日晒面成为特色乡村旅游纪念品的不二之选。而在老程的示范下,也有更多村民开始创业,利用农闲时间做日晒面创收。

除了日晒面,土鸡蛋、土蜂蜜、农家酱等农产品入驻农品馆,升级成为旅游商品。同时,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高山水果采摘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小香薯消薄基地和临湖蜜橘采摘观光园等10家园地,让传统农业焕发生机。包括石林日晒面在内,去年,石林镇粉皮、茶叶、小香薯等农副产品销售产值达9100余万元,辐射全镇农户1000余户,农民人均增收5200余元。

吃、住、游,这些留住游客的法门,被逐个找到。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侵袭,全镇运动旅游仍实现逆风翻盘,1—8月共接待游客41万人次,过夜客人1.4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8205万元,同比不降反升。

“‘小而精,精而美’是我们石林的定位。路要一步一步走,每一步走扎实。”面对良好的势头,石林镇仍清晰自己的定位,在青山绿水蓝天间,致力打造“运动休闲特色明、村美民富发展好、党建引领保障强”的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新标杆,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致富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晖 通讯员 姜文凡 视频 石晓雨 袁依凡   编辑:程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