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离杭州市区一小时车程,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里古风依然。在这里,七十多位环保工作者、著名设计师、运动达人、乡村创业者、传统文化研究者组成的“新村民”,和青山村2600多名“老村民”,共同打造了“未来乡村”的模样。
新与旧,过去与未来。老村民们在国际视野的影响下,更新了生活和生产方式,拥有了健康的生活习惯。而新村民们,在绿水青山和传统文化世界里找到创作的初心和创作的源泉。住在青山,活在青山,梦在青山。美好画卷正在这个杭州西部的小山村里缓缓铺开。
青山村是家、梦与未来。
“一滴水”看见未来
从航拍机的角度俯视,青山村的这座龙坞水库,整体是一个弯弯的“造型”,像一抹月牙,“卧”在青山村的山谷和竹林间。
龙坞水库位于青山村,建成于1981年,常年为附近的青山村、赐壁村的村民提供饮用水。2015年,大自然保护协会工作者张海江和几位伙伴来到这里,对龙坞水库的水做了一次摸底调查。调查显示,水库里的氮、磷、溶解氧等指标轻微超标——龙坞水库附近有一大片竹林,当地村民常使用肥料、除草剂等,土壤中残留的化肥就顺着雨水流入水库。
2015年11月,大自然保护协会联合合作伙伴创建了善水基金信托。具体做法是,从43户农户手里完成500多亩低丘缓坡毛竹林地的林权流转,这也是水源地汇水区内化肥、农药施用最为集中的林地,农户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以财产权信托方式委托给善水基金信托集中管理并获取补偿金。这一举措,取得水源地保护与村民增收双赢的成效,农户的毛竹林收益由每百斤约24元提高到每百斤31元,直接收入提高20%。
2018年,龙坞水库的水质已提升到国家Ⅰ类水标准。伴随龙坞水源地的水质逐年变好,一群有梦想、有追求的年轻人也同步来到了青山村。
2019年,倡导公益环保理念的青山自然学校热闹开学。自然学校是由原青山村废弃小学改建而成的环保教育基地,旨在推动自然保护公益项目的公众参与。同时,自然学校积极开展生态公益宣教,倡议村民遵守水资源保护、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垃圾分类等环境公约,引导村民践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
自然学校本身就很“自然”,它有两栋建筑,墙的内外都保留了夯土本来的土黄色,配上屋顶中式传统的小青瓦,显得古朴而富有诗意。土生土长的大学生郑煜回到家乡,加入自然学校。“我从小就在这片绿水青山中长大。小时候,我常在村里的小河抓鱼、抓螃蟹。现在,每天早上,我穿过一片竹林,就到了办公室。我的梦想和生活都在这里。”郑煜的家就住在隔壁的虎山村,他说,从前的青山村是一个空心村,年轻人都到外面去打工就业,村里就只有老人和小孩。现在青山村的发展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年轻人都返乡就业。
“守护我们的村庄,守护这一抹绿,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没有人知道未来乡村究竟是什么样子,但至少在青山村,老村民、新村民和访客在这里,找到了契合自己的生活,找到了内心的诗与远方。”郑煜说,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乡村,就是未来乡村的模样。
“传统文化”碰撞未来
乡村是连接土地的,也是连接着传统的。在城市快速更迭的消费浪潮中,手工艺逐渐被湮没,而沉寂的乡村还保留着一些传统手工艺和材料。设计师张雷认为这是中国设计师的文化之根,每个设计师都需要寻根。2018年,张雷带领团队改造了青山村落废弃的礼堂,建立了“融设计图书馆”,在乡村推广、研究、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
“融设计图书馆”寻访全国各地的村落,带回来了上千种中国传统材料,并以图书馆为据点,举办传统材料主题创作活动和展览,并邀请国内外的设计师驻场创作,以此推动设计创作,促进传统手工艺材料和当代设计的融合。这为青山村带来了改变与新的生机。然而,青山村走的是一条不同的道路,不急于把自己“蜕变”为网红景点,而是用更长的时间找到乡村本身的价值,找到可以使村民受益、让乡村焕发生机的方式,用一种更慢的方式“自下而上”地生长。“融设计图书馆”的设计师们,引导村民学习中国传统手工艺,接受美学教育,并且让村民一起参与到艺术展览的制作过程。
设计师们改变着青山村人的生活,青山村也影响着设计师们的创作。“青山村给了设计师们更接近自然的生活,让他们重新认识了乡村,看见了鲜活的素材,触发了创作灵感。”Jackie是一个潮牌的主理人,他带着团队到“融设计图书馆”寻找灵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是一个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在Jackie看来,时尚不以艺术为根,难有生命之力量。
设计师白克飞,在青山村做一名“匠人”,开了一家“青山工坊”的工作室。“木匠活是一刨一凿间将树木变成木料,再变成一件件工艺品,这是生命延续的过程。”对白克飞来说,青山村是一片广阔的土壤,乡村所具有的自然环境、质朴的人情关系,让木器设计回归到人与环境的本质。“我在青山村做一名木匠很好。青山村,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东方与西方各种元素和谐共生、有机融合。这就像是青山村的生活态度——跨界、混搭、开放、包容、多元。”
如今,青山村已逐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传统手工艺、文创、生态旅游度假为主的特色产业,为村庄带来了无限活力。
“国际范”融入未来
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在青山村落地,越来越多的“新村民”,也开始在这里安家。目前,青山村共吸引70多名新村民前来创业、生活。余杭区委统战部和黄湖镇政府也因势利导、积极推动,结合“三服务”工作,将这群新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成立了“青山同心荟”,探索社会组织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同参与乡村生态治理、带动乡风文明、助力乡村建设。
远亲不如近邻。青山村新老村民大联谊、新村民入村礼、百寿宴……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公益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也让一个温暖、融洽的“未来乡村”的样板渐渐成型。
“青山村更像是一个新型的乡村社区,在城市和乡村间构建了一种良好的连接,村民、访客、运营团队都是社区的一分子,维系着社区的运转活力。这正是我眼中‘未来乡村’的模样。”李默眼里,青山村很有国际范。
李默是一名环保主义者,曾经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她与合伙人在青山村成立了“平行宇宙”,并参与到“融设计图书馆”的“驻厨计划”项目中,致力于食物的可持续利用。在概念厨房里,有青山村栗子做的蛋糕,用葡萄皮染的布艺、豆渣做的饼干。让她留在青山村的理由是,她的环保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理解和认同。“这里的村民素质很高,环保不是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事实上,青山村里有很多年轻人,很多新村民都是见过世面的。这是一个在城市里很难找到的心灵空间,这里比城市更加纯粹干净,但又比传统乡村多了一些国际化和现代化。何为‘向往的生活’?或许在这里,便能找到心中的答案。”李默说。
“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正日渐清晰。绘好这幅气势恢宏的图画,绝不能缺少文化共有、精神富足。现在很多村民可以去图书馆上班,去自然学校学习。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青山村党支部书记林红说。青山村的改变,不仅铺陈在目之所及,也体现在村民日渐涨鼓的“钱袋子”里。
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青山村集体收入达66万余元,较上年增长50.25%;每年有超过3万人次游客来访,全村经营民宿农家乐的农户超50户;在新村民引领下,有20余名本地青年村民相继回乡创业、工作。此外,一批文旅企业、体育健身项目也正在着手规划建设。“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集体经济的壮大。”在林红看来,昔日乡村最难聚集的资本、人才、产业争相涌入。
在青山村相遇,新村民和老村民,一起探索了一种共生关系,走出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