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委员们围绕“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积极建言献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2-03 10:17   

城市里的宜居生活是怎样的?

昨天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致公党界别委员何影带了一个应景的宜居杭州建议:高水平打造最忆江南“湿地水城”。

她认为,目前,杭州虽然已初步形成了“三江七湖一河一溪”湿地保护的基本格局,让湿地成为杭州的一张宜居城市新名片,但问题也显而易见:当前的湿地保护体系,已经跟不上杭州的湿地发展,相应的法规、保护水平和模式都亟须完善和提升。

何影建议,保护杭州的湿地,首先要制度保障先行,共建湿地保护的“大格局”。其次要以科学保护为重,共绘监测管理的“效果图”。最后以模式创新为要,共享独特品味的“湿地群”。

“目前,杭州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一枝独秀’,如果通过模式创新整合资源,厚植湿地公园的群落‘品牌’,在‘双西合璧’的基础上,积极打造西湖、西溪、千岛湖等一批极品湿地,加快修复萧山湘湖、滨江白马湖等一批精品湿地,大力保护淳安千亩田、富阳阳陂湖、富春湾新城湿地等一批样品湿地,让杭州的城市湿地成为人们共享的绿意空间,生活更宜居。”

在许多委员眼中,宜居城市同样需要高效通畅的交通,提出了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优化公共交通方案、关注交通细节等建议,以此来为杭州“提速”。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对外友好界别的委员张春霞,则提出了优化城市慢行系统,在“慢”当中享受城市的美好的建议。

“城市慢行系统是中长途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承担了一定的通勤交通功能,还提供休闲、锻炼等多种功能。”她通过在杭城各地的实地调查,发现许多道路的设计过于“以车为本”,慢行道越来越窄,一些路段还减少了。她认为,如今的慢行系统,缺乏人性化的评判依据,而对路权进行重新的优化分配,是体现城市对市民的尊重和爱,体现城市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能力。

那如何重塑慢生活?

张春霞建议:杭州应该建设和谐慢行圈,保护街区的慢行活力。建设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换乘设施,实现深度融合。建设慢行过街、慢行通道、慢行交通网络设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尤其要关注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通行的便捷性。

宜居乡村又是怎样的?

农林界别委员娄火明认为,杭州建设宜居城市,不能少了美丽乡村的风采,因此提出了以宜居天堂标准建设现代版“富春山居”的建议。

“‘水墨江南’东梓关村、‘稻香小镇’永安村、‘南宋古村’欢潭村……近年来,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其他兄弟城市站在我们的肩膀上赶超,大有‘追兵’变‘标兵’的架势。杭州不仅要有危机感,还要有超前谋划意识,如果不努力,美丽乡村建设就会失去‘头雁风采’。”娄火明说。

他认为, 杭州美丽乡村建设,要以“宜居天堂”为导向,通过持续努力,构建完善“美丽乡村普惠、数字乡村赋能、未来乡村引领”的建设新格局,在争当“农村改革探路者、城乡融合先行者、乡村振兴排头兵”中继续领跑示范。

为此,他提出了九项建议:规划上注重系统性、建设上注重协同性、管理上注重人本性、用地上注重集约性、投入上注重多元性、资源上注重共享性、功能上注重集成性、手段上注重智能性、发展上注重差异性。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凌姝文 王斐帆  编辑:高婷婷
返回
2020年12月15日,在杭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数智杭州·宜居天堂”成为杭州“十四五”以及2035年的发展导向。